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不幸的夏娃”到“自觉的信女”:论中国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钱虹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女作家   陈若曦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中国台湾女作家陈若曦不仅是一位"社会意识强烈"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关注女性命运、生存现状和生活方式的女作家。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长达40余年的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基本上可归结为"不幸的夏娃"、"落难的尤物"、"自立的主妇"和"自觉的信女"四种典型,其中蕴涵了作者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成长的历程在于抗争——论陈若曦小说中的海外华人女性形象
作者: 曾丽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女性   留学生文学   陈若曦   抗争  
描述: 陈若曦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优秀的长篇小说《突围》《远见》《二胡》和《纸婚》,通过婚恋与情爱故事探究海外华人女性的精神求索历程。在这类移民小说中,陈若曦塑造了一系列在中西文化冲击融会下艰难成长的华人女性形象,她们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却又置身于美国那种需要独立拼搏的西方文化中,勇敢地放弃父权社会中的爱情与婚姻,选择有尊严的独立生活来抗争,从而达成自强,遂成为她笔下女性形象的鲜明特征。小说中她们从迷茫到自立的成长历程,也是她们在异国生存中的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变化过程。这种身份认同,源于对中国传
浅析陈若曦移民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倩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若曦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移民小说  
描述: 自开始创作小说以来,陈若曦就不断地以与女性问题密切相关的爱情、婚姻、家庭为支撑点,通过不同的形态展现其特别关注的女性问题,表现女性命运、反思女性群体的特定存在。本文通过分析陈若曦移民小说中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来阐述作者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当代女性从盲目走向觉醒的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留美女性的尴尬处境——谈陈若曦《纸婚》
作者: 王佳欢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纸婚》   留美女性   人生处境   陈若曦  
描述: 陈若曦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从时间和内容上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时间段她书写了不同的文学题材,目光从台湾到大陆再到国外,但始终不离"政治"和"女性"的文学话语。1979年,移居美国的她把创作视野从中国转向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女性,长篇小说《纸婚》即代表了她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色。从分析留美女性处境的视角剖析小说情节,大致可以窥见20世纪末中国女性在外留学生活的尴尬命运。
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
作者: 潘旭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恋小说   社会关注   文化冲突   政治隐喻   情爱反思   陈若曦  
描述: 陈若曦一生辗转于海内外,每一次的迁移都使她的文学生命更加厚重深沉。中西方双重文化氛围中的成长与跨越时空的生活体验,给陈若曦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她以批判的立场反思传统文化对情爱的压抑,又以怀疑的态度看待西方现代性爱自由,在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中积极探寻一种“理想”的婚恋状态。她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情爱的小世界,而是在婚恋故事中融入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关怀。她以“坚持·无悔”的信念坚守着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更以文学创作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本文将以陈若曦小说中的婚恋题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陈若曦的婚恋小说
永恒的定义——《远见》《二胡》《纸婚》中的情爱主题
作者: 林宋瑜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性作家   情爱主题   贤妻良母   传统女性   陈若曦   纸婚   女性形象   祖国大陆   二胡  
描述: 永恒的定义——《远见》《二胡》《纸婚》中的情爱主题
视角独特 亮点纷呈——评《台湾女性文学史》
作者: 朱郁文   来源: 厦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天文   林海音   百强   台湾光复   施叔青   朱天心   亚洲周刊   李昂   聂华苓   陈若曦  
描述: 《亚洲周刊》于1999年邀请海内外十四名评委投票选出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其中台湾作品有28部,这28部作品中有10部出自女性之手(作者分别是朱天文、于梨华、施叔青、聂华苓、林海音、李昂、琼瑶、苏伟贞、朱天心、陈若曦),占三分之一。相比较而言,入选的近60部大陆作品中,出自女性作者的不到10部,远低于台湾女性作品占入选台湾作品的比例。当然,这份"百强"名单也许并不"权威",也未必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但它从一个侧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高华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施叔青   台湾人   龙应台   李昂   女性题材   曾心仪   生为女人   陈若曦   社会政治制度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一般指女作家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亦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分支。海峡两岸尽管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女性都经受着来自共同的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势力的影响。因而,台湾女性文学和内地女性文学有相通之处。而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形态、政治制度诸因素,台湾女性文学又
情与爱交织的温馨世界——台湾女性文学漫议
作者: 古继堂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资本主义   女作家   萧丽红   乡土文学   现代主义   情与爱   陈若曦   台湾文学   《千江有水千江月》   台湾女性文学  
描述: 台湾的女性文学是50年代初才起步的。从1920年到1949年的台湾新文学前期,由于日本人的残酷统治,不仅剥夺了女性的人权,而且也剥夺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那时台湾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一种文盲状态。极少数有知识的女性,由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的
台湾、大陆女性文学之比较
作者: 潘亚暾   汪义生   来源: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麻菜籽   女性世界   女作家创作   发展势态   骨肉同胞   张洁   曾心仪   廖辉英   陈若曦   茹志鹃  
描述: 当今,海峡两岸的当代文学都呈多元化发展势态,而女性文学又都成为多元中的重要一元因素。女性文学通常指女作家创作的,以女性眼光观照社会生活,表现女性意识、女性世界,并能体现出鲜明的女性风格的文学作品。两岸社会制度不同,妇女的境遇也有所不同。然而,台湾、大陆只是一水相隔,同宗同族,文学情思,一脉相通。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使两岸女性文学有了可比性。通过这方面的比较,对于增进骨肉同胞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岸文学的繁荣发展,将是很有益的。因篇幅所限,本文只谈小说。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