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冰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批评与阐释
作者: 王军   石瑞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阐释   冰心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原型是由冰心的新女性思想和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形象组成。研究冰心的女性主义文学以及女性主义的批评与阐释有助于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切入与共融流变关系。冰心提出的有关女性问题、女性身份和女性语体的话题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
中国女性纪录片艺术研究
作者: 李淑慧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艺术性   女性纪录片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以90年代产生的中国女性纪录片为研究对象,对当代女性命运,情感诉求和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中国女性导演的创作理念和价值观念等进行积极阐释,对女性纪录片的社会文化价值做了深层表述。全文首先对女性纪录片进行了定义,确定了中国女性纪录片的研究范围,包括女性题材和女性导演的作品两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女性纪录片的发展脉络,从刘晓津的《寻找眼镜蛇》,李红的《回到凤凰桥》的萌芽探索阶段,到经历了2000年以后的创作高峰期,在数量和影片题材,表现内容上都有了不少的突破和扩展。继而从女性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理念,纪录片的叙事视
从女性主义译者身份看朱虹的翻译
作者: 周慧婕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朱虹   译者身份  
描述: 从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上来看,女性同男性之间的差异,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社会分工上都是巨大的。女性就像是男人的附属品,应该从属于男人。同样,翻译由于其从属地位常常与女性形象联系起来,女性译者的主体地位也从来不被关注。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女权运动不断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学者开始从语言着手,她们认为女性想要解放,就必须首先从语言上先解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开始与翻译理论相结合,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时代。女性主义者强烈要求打破传统文化强加于她们的种种桎梏,在译文中彰显女性的声音和身影,为女性争得权益
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译者研究
作者: 刘青青   来源: 济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文学   女译者   传教士   《女铎》  
描述: 本研究主要考察近代(1852-1919年)出现的译者群体和她们所进行的外国文学翻译活动,从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等视角探讨她们的译作特征,包括其翻译背景、成就、策略、方法以及影响。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樵史通俗演义》女性观刍议
作者: 冯春妮   来源: 阴山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樵史通俗演义》   政治倾向   男权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樵史通俗演义》中出现的女性不多,且都不是重要人物。这些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末世政治有直接关系的女性;第二类是与政治有间接关系的女性;第三类是无关政治却最终沦为政治陪葬品及作为男子附属品、被男子或杀或弃的女性。作者对与政治有关的女性有意进行了丑化,主要表现为突出了她们的淫荡不贞。作者在女性观方面主要延续了传统的观念,这与他的政治倾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论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肖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社会意识形态   女性意识   男性化   张洁作品   独立性   男女平等   男性意识   女性形象   男人  
描述: 一、女性意识的独立性知识女性是女性当中的先进群体,而作家又总是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的内心,作品中有着作家本人的影子,张洁正是如此,她的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正如她老年的时候在《无字》中总结性地说:"这辈子再苦、再难,大概是不能靠谁,也靠不上谁了。"因此张洁笔下的女性都是很独立的,无论是《方舟》里的三个女性,还是《祖母绿》中的曾令儿,都是这种觉醒女性的典型代表。许多研究
《诗经·卫风·伯兮》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璐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特质   《诗经·卫风·伯经》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伯兮》是《诗经》中思妇诗的名篇,它因描绘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和不同的创作视角而与《诗经》中其他的闺怨、思妇诗相区别。本文借用女性主义批评中关于女性写作和女性阅读的一些理论来重新分析解读《伯兮》,并试图从中国上古伏羲女娲的神话和历代文人诗词中的女性形象中找寻文学中关于两性关系、女性地位等问题的答案。
试析畲族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书纪   肖来付   来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畲族   女性意识   传统文化  
描述: 畲族传统文化渗透着浓厚的女性意识,在畲族传统文化中,他们用自己民族的独特的道德观、审美观、价值观展现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展现出畲族女性的魅力,是畲族人民对女性个体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肯定。文中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畲族独特的女性意识,对当今女性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有着重要的意义。
试论女性传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作者: 袁芳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策   问题   女性传媒  
描述: 女性传媒是以报道女性、反映女性生存状态为主要内容的传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良知、能担道义的媒体才是撑起社会的脊梁。然而,近年来一些女性传媒逐渐偏离这个准则,甚至走上与之背道而驰的方向,消除媒介性别歧视,建立良好的传播生态是大众传媒该正视和着手去解决的问题。希望媒体对女性多一些真心实意的关注,多一些客观真实的呈现,引导大众追求真、善、美。这样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才会与广大的女性受众,进而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
浅析毕淑敏小说中的女性情感
作者: 包雯瑾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情感   女性  
描述: 在文学领域,毕淑敏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而每一个女性角色的或坚强或卑微或不堪,最终都有其令人动容的发光之处。女性情感在她的小说中附着在每一个女性角色内心。细腻、厚重、卑微、感动……她,以及她们用自己的情感书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这些情感组成了不为人熟知的女性感性世界,深度表现了作者从自身女性角度出发,呼吁社会对不同阶层女性情感加以关注的希望。
< 1 2 3 ... 30 31 32 ... 255 256 25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