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灾难背景下莫言的女性观
作者: 翟瑞青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女性观   灾难背景  
描述: 整个20世纪就是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纪,战争频仍,各种天灾人祸连绵不断,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交替更迭,作为时代记录者的莫言,一方面,他看到了20世纪时代变迁过程中广大女性用无法估量的能量承载着人类的一切苦难与悲伤,并着力呈现了她们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把女性看作一个极具审美特质的审美对象,用一种超越性别意识的眼光,塑造了一批吃苦耐劳又具有独特浪漫精神的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了特殊背景下女性身上的人性美和女性美。
现代性视域:近现代以来中国广告女性角色诉求取向的演变
作者: 王纯菲   王影君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现代性   解放   女性  
描述: 在现代性演进中,广告女性角色诉求取向也发生着演变,其演变的途径大致为:东方淑女型→新知识女性型→都市交际型→政治代言型→性别意识展现型→性感凸显型。这样一个途径的呈现,显示了中国现代性历史语境对广告之于女性形象解读的影响,折射着百年来中国女性在社会角色、性别身份意识、身体解束等方面探索解放、走向解放的收获与困惑。
“她”与“他”:“她”者眼中的性别形象:对《中国妇女报》人物报道的内容分析
作者: 陈飞强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描述: 基于对《中国妇女报》26年间人物报道的抽样调查,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从内在的生理形象、职业形象、政治形象、成就形象和外在的地域身份和评价形象等方面探讨主流女性媒介所建构和形塑的男女两性性别形象可以发现,"她"者眼中的两性性别形象,既具有多个方面的趋同性,也具有若干差异性。
近年中国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刻板形象分析
作者: 叶慧娟   郑翠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社会性别   女性刻板形象   类型化  
描述: 家庭伦理剧因其对家庭生活的贴合表现和针对亲情、爱情的日常化叙事,赢得了很多受众的关注。家庭伦理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尤其是女性受众的社会性别构建。以社会性别视角为出发点,通过对近年来家庭伦理剧中出现的女性刻板形象进行梳理和特点解析,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为今后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的指导,并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关系的构建。
论《毛诗序》女性礼教体系及其影响
作者: 吴从祥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礼教   《诗》学   《毛诗序》   汉代  
描述: 在二"南"中,《毛诗序》作者以后妃和夫人为典范,树立了女性规范标准,在十三国《风》中,作者借助对女性行为的批判与赞颂,突显和强化了这些女性规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女性礼教体系。在《毛诗序》中,作者是通过组诗贯讲、"美刺"以及女性形象礼教化解读来构建其女性礼教体系的。《毛诗序》女性礼教体系代表着秦汉《诗》学发展方向,以礼说《诗》,导致《诗》情感的失落;以《诗》传礼,《诗》沦为宣扬女性礼教的工具;学《诗》习礼,促进女性礼教化。
从传媒政治经济学视角看中国当代女性期刊变迁
作者: 石鑫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妇联   传媒政治经济学   消费主义   性别  
描述: 从传媒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女性期刊的运作和内容发现,在传媒市场化过程中,女性期刊的营销模式发生了从发行主导型向广告主导型的转变,这一转变引起了传统妇联期刊的式微和时尚期刊的兴起,反应在期刊内容上,则出现了迎合男权思想和消费主义的趋势,使女性形象与“家庭”和“消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美女与野兽:《玲珑》中的“摩登女性”与“不良男子”形象透视性
作者: 贾海燕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玲珑》   厌男症   不良男子   摩登女性  
描述: 20世纪30年代,女性杂志《玲珑》塑造了一类美貌与修养兼具的“摩登女性”形象。在完美“摩登女性”之外,《玲珑》还建构了一个“不良男子”形象,并对之大加声讨。出于对男性加诸女性的污名的反驳,《玲珑》制造了大量的“厌男症”话语。“摩登女性”与“不良男子”两相对照,将女性置于高尚之所,男性则处于卑劣之地。《玲珑》中女性对男性的话语暴力暴露了女性在新兴商业社会的欲望及其面对男性时的复杂心态。
宗教改革时期西方女性生存状况研究
作者: 陈光华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女权主义   宗教改革   《第二性》   巫术  
描述: 波伏娃对早期现代阶段的女性命运研究聚焦于法国,对宗教改革对于女性命运的影响基本没有关注。这场思想改革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固化了她们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作为一场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思想革新运动,宗教改革确立的女性形象影响了她们几个世纪的生活,它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人文精神都没有能够在女性命运中得到充分体现。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当代女性期刊的话语
作者: 赵莉萍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社会性别   话语  
描述: 对女性期刊的研究是伴随着我国社会性别理论以及传媒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展开的.从社会性别视角来解读女性期刊发现,其所呈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女性的私人化领域,女性仍然复制着传统的性别角色;女性期刊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也体现着传统媒体中一贯的性别歧视.可见,多数女性期刊仍然把传统的性别话语作为话语主体.
《红线》中女性人物的文化身份
作者: 王静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女主人公   杂糅性  
描述: 在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尼古拉斯.周思的作品《红线》中,女主人公鲁丝的文化身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杂糅性:她是位地道的澳大利亚女性,但非常痴迷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到中国与沈复灵相识后,受启于佛教转世轮回的思想,与沈一道成为《浮生六记》中芸娘与沈复的转世,在今生续写了两人未了的爱恋。从杂糅性的概念、杂糅视角的特征,以及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启示来分析鲁丝的生存状态发现,她身上更多体现出的是中澳文化的平等对话,而无所谓到底谁是主流秩序。
< 1 2 3 4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