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兰州学刊】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论《包法利夫人》与丁玲早期作品的关系
-
作者:
王亮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文学
梦想与爱
丁玲
《包法利夫人》
-
描述:
沈从文指出,丁玲从《包法利夫人》的女主人公(爱玛)那里,学习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从男作家(福楼拜)那里学习描写女人的方法。说法虽然简单,内容却极为含蓄。从爱玛的无意识到莎菲的有意识转化,丁玲是在用被束缚的女性眼光来避免爱玛的悲剧在自己作品里重现,同时也是对男作家的描写女性形象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拒绝与反抗。
-
古代服装与身体——古代女性服装解读
-
作者:
师爽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
男性目光
等级制度
-
描述:
古代封建社会通过阴阳自然宇宙观而来的等级身份,通过礼仪得以在社会中合法化。文章通过对于古代绘画、诗词中女性服装的刻画和描写,说明等级身份通过男性目光投射到女性身上,同时投射到女性身上的还有男性的欲望,与此同时女性形象被建构。
-
属下能说话吗——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
-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属下
劳动妇女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
描述: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斯皮瓦克认为属下不能说话,任何自称为属下代言人的叙述实际上都是“狭义上的自我表现”。在现代中国,底层劳动妇女无疑属于“不能说话”的属下,但是,作为底层劳动妇女同性别的代言人,现代女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时常会突破时代话语,逸出传统规范,通过对女性共同的内部经验的描述和展示,对已经成为经典、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的男性文本进行消解,部分地传达了属下作为主体、有着自我意识、人生追求的声音和欲望。
-
冲突与选择——论茅盾早期文学创作的个体文化心理
-
作者:
周宁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心理
茅盾
早期
时代女性
-
描述:
茅盾的早期作品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栩栩如生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其间隐藏了作家在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层面的深刻的思考和积极的探求,体现了他作为文化巨人开放性的文化意识和建设者的气魄。
-
话说中国男女平等
-
作者:
刘丽华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务劳动
社会劳动
男女平等
女性异化
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
妇女回家
大邱庄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建国后,“男女平等”作为不容质疑的社会公理,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女性为追求与男性同样权利而奋斗的一种准则。“男女平等”的口号在中国比西方更为宽泛化和绝对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我们自认为已经解决或已基本解决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到底是不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不一样”,女性在中国社会得到的是不是真正的平等,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男女平等”的现状 本来,“男女平等”是一个不难说清的问题,按照《辞海》中解释道:“妇女和男子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在实际中,人们对“
-
詹姆斯之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
作者:
刘仪华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詹姆斯
电影
小说
文化诗学
女性人物
-
描述:
20世纪以来,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就是把詹姆斯创作的小说搬上荧屏,现已获得可喜成就。然而鉴于编导的个性化解读、观众的时代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独特表征等因素,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面临着人物形象的重塑问题,尤其是他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或因渴望理想的婚姻爱情、或因追求自我真我的展现,往往沦为19世纪欧美文化的冲突或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文章从文化诗学的视域,审视了詹姆斯女性人物之影视形象衍变中的文化意蕴。
-
璞中之玉:简·奥斯丁笔下的爱玛
-
作者:
安琦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势利
爱玛
自负
简·奥斯丁
自省
-
描述:
小说《爱玛》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艺术成就最高的、最成熟的完美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女性人物,其中她笔下的主人公爱玛既可爱又带有明显缺点。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把爱玛自负、势利、冷酷无情的缺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使爱玛在奈特利先生地指引下重新接受教育,从自省中不断反省自己的错误,最终使爱玛成为其作品中塑造得最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
《等待莱弗蒂》中女性的命运
-
作者:
李永梅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利福德.奥德茨
美国戏剧
《等待莱弗蒂》
女性主义
-
描述:
克利福德.奥德茨饱蘸革命的激情创作了顺应时代潮流的剧作《等待莱弗蒂》,他本人从而成了20世纪红色30年代的代言人。该剧开创了贯穿其他剧作的主题——对人性的讴歌,对贫困腐蚀性的剖析。文章通过对几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探讨了奥德茨对在这种贫困交加的大背景下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以及男性视角对他的制约。
-
1931—1937年民国四川基层女性研究——以民国荣县档案为例
-
作者:
杨敏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荣县司法档案
中华民国民法典
亲属编
基层女性
-
描述: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民法典》从法律层面为中国女性开创了男女平等的可能。但是理论上的法律文本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文章尝试通过对1931—1937年民国荣县档案中离婚案件的研究,从基层社会现实、社会伦理道德和民间力量三个角度展现民国时期中央立法与地方司法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于当时四川基层女性的影响。
-
城市女性的休闲质量
-
作者:
张乐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沿海城市
休闲
-
描述:
不同就业状况和经济实力影响着女性的休闲偏好,而这种偏好又决定着女性休闲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她们对休闲资源的使用频率等休闲质量指标的高低。这种源自生活境遇的休闲差距应该在不断促进两性平等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用提倡差异化休闲的方式加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