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刍议日语谚语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微洁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谚语   言语行为   日语   婚姻   社会角色   词汇   女性形象   心性  
描述: 日语的谚语十分丰富,其运用也相当普遍,其中可见到许多关于女性形象的谚语。观察这些谚语,不难看出日本女性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上诸多对女性含贬义的看法和评价。在此,笔者就自己手头的资料,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论《水浒传》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
作者: 周腊生   来源: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局限性   女性形象   特点   审美倾向  
描述: 在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上,《水浒传》表现出明显的内在美与外在美对立状态、褒阳刚而贬阴柔、重“理”而轻“情”的倾向,打上时代的烙印。客观地指出这一点,并不影响其伟大。
论唐传奇女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封建意识
作者: 李学辰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意识   形象塑造   唐传奇   女性  
描述: 以唐传奇作品中一些著名的女性形象为例,在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中,指出她们所体现出的封建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婚姻、仕途观念以及封建妇德观念的认识上,进而联系唐传奇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家构成,分析了唐传奇女性形象塑造带有浓厚的封建意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世事浮沉中的知识者与女性:弱者如何选择——方方近作评述
作者: 张志忠   王永贵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分子题材   叛逆精神   新写实小说   方方   女性形象  
描述: “新写实”和“新写实”之外 鲁迅先生在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过,被视作田园诗创始人的陶渊明,是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世,也有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入世的。流派的划分只能是对于作家一部分共性的总结,这种划分往往是以忽略个性为代价的。“新写实”的标签对于方方即是如此。
唐人小说中的女性及唐代士人心态分析
作者: 杨清媚   来源: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小说   士人心态   两性关系   文化品格   女性形象   礼教传统  
描述: 从唐人小说入手,通过对其中的女仙 、世俗女子 、女妖 、女鬼 ,以及女侠等女性形象的分析 ,探寻了唐代知识分子敏感微妙的内心世界。
从意义编码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朱虹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红楼梦》   形象模式   女性形象  
描述: 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很多,但是鉴于文本作者置身于一个强大的男权话语语境之中,隐含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话语身份在阅读中往往被忽视。揭示出《红楼梦》中诸女性形象被策略性编码的潜在原因及其过程则成为该文本解读中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郭沫若女性形象塑造与其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
作者: 宋益乔   石兴泽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发展演变   女性形象  
描述: 文章将郭沫若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个时段,并就下列三个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郭沫若笔下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演变;透视郭沫若女性意识的发展演变;管窥郭沫若情感倾向及创作追求的发展演变。
论新时期中国文学女性形象的时代意蕴
作者: 张丽杰   来源: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当历史的脚步跨入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中国文学塑造出更加丰富的女性形象 ,掀起女性文学的高潮。审视新时期文学中女性形象 ,其进步意义体现在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主要表现为美丽的、血肉丰满的、瑕瑜互见的真实女人形象。女性意识的觉醒 ,要求文学塑造出反映女性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 ,冲出传统的桎梏。
略论《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爱情婚姻观
作者: 杨桂婵   来源: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婚姻观   女性形象  
描述: 《聊斋志异》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描写了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 ,通过爱情题材塑造了众多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 ,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精神
鸳鸯蝴蝶派对柯南道尔小说女性形象的移植
作者: 徐朝友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模式   女性形象   客观性  
描述: 在鸳鸯蝴蝶派译家的笔下,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中女性形象被神秘化、理想化、怜悯化和性感化。这与译者的艺术趣味有关,也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其移植原著中女性形象所使用的语言模式,既圉于传统,又有所创新。鸳鸯蝴蝶派译家对西方女性形象的重塑,充其量只是演绎了一段美丽的谎言。
< 1 2 3 ... 26 27 28 ... 124 125 12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