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虹
来源: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女性形象
-
描述: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通过讲述日常生活中平凡女子的生活,成功塑造了一群在加拿大偏僻小镇生活的内心矛盾的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梦想与现实、内心与环境的冲突。
-
试析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中的男性形象
-
作者:
朱虹
来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艾丽丝·门罗
《逃离》
-
描述: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以塑造女性形象见长,她在女性叙事话语下对男性形象的颠覆性描写改变了以往小说中男性中心主义的叙述方式。作者对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男性形象作了具体分析,并以此反映出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一致特点。
-
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看赫丝特与安娜
-
作者:
朱虹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正教
安娜
清教
赫丝特
-
描述:
<红字>中的赫丝特与<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文学典型.在基督教文化语境中,她们是以夏娃为原型的形象.但由于对两位作家产生影响的宗教流派不同,使其宗教内涵有所差异.同时又因为两位作家共同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都通过两位女性形象对传统基督教的某些方面进行了修正、批判和超越,殊途同归地走向了一条探索人性之道.
-
从意义编码看《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朱虹
来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红楼梦》
形象模式
女性形象
-
描述:
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形象的讨论很多,但是鉴于文本作者置身于一个强大的男权话语语境之中,隐含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话语身份在阅读中往往被忽视。揭示出《红楼梦》中诸女性形象被策略性编码的潜在原因及其过程则成为该文本解读中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
-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衣女人
英国
文学研究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
-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小议三个妇女形象及其他
-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疯人院
妇女形象
女性角色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劳拉
伏尔
女性形象
哈佛大学
性别角色
-
描述:
朱虹女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十年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勤奋笔耕,硕果累累。由于她对英国文学的极深造诣和卓越贡献,使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美国哈佛大学报纸誉为“一个文学上的奥德赛”,并以此对她进行了专题报道,长达半个多版面。朱虹女士是中美恢复邦交以后的第一批赴哈佛大学燕京学院的访问学者;1986年应哈佛大学英文系的邀请,到该校进行了三次讲演,题目是《从国际观点看美国文学》,引起听众浓厚兴趣,有的竟至入迷。1990—1991年朱虹女士被哈佛大学邦廷学院聘
-
闺阁中的女人——论《花间词》男权话语中之女性形象
-
作者:
朱虹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中国文学史上,花间词被尊为“词为艳科之祖”。不仅在于花间词中的用语之艳,更重要的是其中充斥了大量的“美女”形象,并描绘了一些男女的爱情生活。随着20世纪70年代对花间词研究的增多,许多研究之作在讨论花间词的艺术、内容时兼及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也有少量完全从女性形象的角度进行批评的文章。这些研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花间词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成就,认为体现出了男性作者书写对女性的关注。 但是,这些研究均存在一个问题,即忽视了隐匿于文本话语中的性别身份以及在男性话语之下的女性存在意义再生产功能。个别从女性主义视角对
-
文化资本与打工妹城市生活世界的建构
-
作者:
朱虹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城市适应
打工妹
-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离开村庄,象潮水般涌进城市、进入工厂,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流动现象。在这气势磅礴的“民工潮”中,流动中的农村女性,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被称为“打工妹”的农村年轻女性,作为社会身份与社会性别双重弱势的群体,成为了社会学视野中女性研究的... >> 详细
-
参战参政生产 巾帼不让须眉——略述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妇女运动
-
作者:
朱虹
来源: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地处武汉外围的鄂豫边区,在抗日战争年代妇女求解放的力量经受了一次检验,闪烁过光彩夺目的光辉。正如鄂豫边区党委代理书记、副书记、妇女运动领袖陈少敏大姐所说的:回顾这段历史的片断,“对我们自己,对青年一代,都会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