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一个因为弱势而永远美丽着的群体——由莫泊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所想到的
作者: 刘文红   来源: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势   女性形象   女性  
描述: 本文对法国作家莫泊桑作品中女性的弱者形象进行了分析,表现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关注与极大同情。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利香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启蒙   自我意识   女性  
描述: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有两类女性形象:“神化”的女性和苦难的女性。“神化”女性的“美”虽然满足了作家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梦想,但在现实中,她与苦难的女性具有相同的人性本质。她们的生存悲剧根源于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缺乏自我意识、人格意识。这种梦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作家情感和理性的内心冲突。由此,沈从文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他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启蒙意识。
抗拒性阅读与女性批评的建构
作者: 吴笛   徐绛雪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视角   抗拒性阅读   性政治   性的角色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上男性作家在文学中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和批评视角对作品进行阅读和剖析,建构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方式。
唐宋词女性化倾向浅谈
作者: 徐波   来源: 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化倾向   女性词   古典诗   士大夫   题材内容   唐宋词   女性化趋势   爱情婚姻   形象刻画   女性形象  
描述: 词作为一门言情艺术,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中的女性形象多,女性形象刻画精妙。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整个古典诗的背景下来看,会更加突出。诗作为一门被士大夫奉为正统的艺术,很少写到爱情、相思一类的题材。而词由于被人视为“诗余”,“小道”却反而在爱情、儿女之情的表现上,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解放了思想,松开了手脚,使宋词呈现出女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女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
作者: 肖玺   来源: 社会心理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女性研究生   调适  
描述: 当代研究生是女性群体中高知识层次、高综合素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优秀群体,她们是中国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瞬息万变、学习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女性独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试论“女性文学阐释学”的建构
作者: 张柟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大转型   四维建构   女性文学批评   解构与重构  
描述: 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女性主体话语”严重缺失。“女性文学阐释学”旨在实现信息时代女性文学批评“金字塔式”理论创构,旨在解构男权本位审美观念“独语”的霸权地位,建构两性平等对话、交流的“主体间性”文学评论话语。为此,必须实现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变革的四大转型和“女性文学阐释学”的四维理论创构。
凝视肉体:苏青女性写作的文化意义
作者: 程亚丽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躯体写作   凝视肉体   女性文学  
描述: 苏青将女性生理层面上应该获得的权利置于文化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之上,标志着女性解放由五四的"女儿世界"进入了纯粹的"女人世界"。研究苏青,一方面是找回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失踪者",一方面是给当下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一个凝视肉体的写作参照。
林自的女性文学写作特征
作者: 刘绍武   来源: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   女性   男权主义  
描述: 林白的文学创作,从女性生命本体出发,着力表现女性的生存和追求生命价值的欲望。在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形态中,首要的任务是凸显女性话语,颠覆从而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的统治,建构平等和谐的两性世界。林白用写作消解男权话语的意图十分明显.把女性与文化连接在一起,呈现女性的理想和能力。
对女性情爱问题的经典性论说——马克思、恩格斯女性情爱观新探
作者: 庄春梅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女性解放   女性情爱观  
描述: 女性情爱问题,是关涉到女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性情爱问题所提出的根本观点体现出他们对女性的自身主体权利和精神价值的高度关注,他们的情爱观对于现今的女性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池莉笔下的“汉味”女人——论《生活秀》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熊立   来源: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池莉   汉味   《生活秀》   女性形象  
描述: 池莉的小说大多都是以武汉这个大都市为背景而展开的,她的小说成功之处,不仅在于描述了武汉的风俗民情,而且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其中,她着重挖掘了颇具"汉味"的女性形象,《生活秀》中的来双扬正是池莉理想中的"汉味"女人的代表。
< 1 2 3 ... 24 25 26 ... 91 92 9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