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群鼠》女姓形象简论
作者: 权绘锦   王岳   来源: 河西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理的社会制度   伟大的现实主义   豪普特曼   现实主义作家   布鲁诺   女姓形象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社会现实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盖哈特·豪普特曼是本世纪初德国文坛上引人瞩目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在戏剧界是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戏剧创作成绩骄人,并因此而当之无愧的荣获了19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于1941年的《群鼠》在作家的所有剧作中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却十分有特色,它显示了作家观察力之敏锐深刻和深厚的现实主义艺术功力,更为难得的是在该剧中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完整,但又彼此迥异”的人物形象,使作品散发出诱人的魅力,本文试就其中的一组女性形象加以分析。
潘虹:又一个“苦角儿”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悲剧形象   封建社会   个人魅力   妇女形象   《杜十娘》   悲剧人生   人到中年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从《杜十娘》、《人到中年》到《井》、《末代皇后》,潘虹塑造的悲剧形象早已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但痴心不改的潘虹在30集电视剧《千秋家国梦》中再饰苦命女人。“与我以往所塑造的悲剧型的知识妇女形象不同的是,《千秋家国梦》中的黄兰更趋于平民一点,她完全凭着自己朴素的生活信念——我要活命,在封建社会的最底层爬行,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育成人,是真正意义上的苦命女人。” 潘虹非常偏爱黄兰这个角色,像以往一样,她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深有体会:“我认为她是剧中最为完整的女性形象。集封建礼教、学识、个人魅力于一身,是一个极不平凡
析中国女性解放的内涵
作者: 刘芳   来源: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的解放   自我价值   男女平等   女性解放运动   自身解放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   中国女性解放   性别平等  
描述: 女性首先是人,女性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是它的战略含义,而实现性别平等、女性的自身解放,两性的和谐发展,是女性解放的现实的具体含义。女性实现自身解放是时代赋予女性的迫切任务,主要指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价值的实现。实现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创造美好和谐的人类社会,是女性解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遍地巫风》与女性的视界:致叶梦
作者: 荒林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主体   女性方式   “寻根文学”   湖南方言   散文题材   男性视野   女性写作   遍地巫风   女性形象   抓住不放  
描述: 叶梦您好! 《遍地巫风》收读,里面的内容与封面的设计,有种“巫风”吹人效果。我想起了在湖南邵阳度过的童年时光,方言和城池中鲜活的面孔,一一回到眼前。晚上连续梦见一些可怕可怖的场景,里面活动着一些消逝和遗忘了的人。我曾经企图回避和拒绝的“深渊”,在您的文学中闪烁着迷人色彩——生命被肉身逃跑着装做看不见的东西,您的散文却抓住不放。 或许您仍在寻根,与“寻根文学”有割不断的血缘,把笔探
“男人说女人话”:中国戏曲文化现象解读之一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生殖崇拜   男性作家   《女状元》   菲勒斯中心   “香草美人”   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   女人话   中国戏曲  
描述: (一)从文化层面看“男说女话”中国戏曲舞台上有“男扮女”故事,也有“男变女”故事,诸如此类文本若从母题角度指认,皆可划归广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男人说女人话”(正如“女扮男装”的母题认定是“女人说男人话”一样).作为一个精
对现实的情绪化写作:重读《废都》
作者: 梅子   来源: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小说   作家   庄之蝶   性描写   《废都》   贾平凹   城市生活   女性形象   情绪化写作   文人  
描述: 《废都》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轰动当代中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小说在1993年出版时被媒体炒得不亦乐乎,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人争购《废都》。当时,许多人读罢此书都认为,《废都》的走红是因为其中有了性描写。与通俗小说不同的是,该小说的一大发明就品在性描写上用了省略符号方框,但明显有对我国古典小说《金瓶梅》的情节场景套用的痕迹。人们对于贾平凹如此地热衷性描写深感不安甚至不快。而且,从此之后,国内的评论界对他的其他新作再也没有热衷起来。原因之一就是从他的作品《废都》中人们看到了作家向“流俗”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一些评
在女性天国里驰骋——评《时代女性论稿》
作者: 姜波   来源: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论稿   《时代   静女   茅盾   女性文学研究   爱情与婚姻   女性形象   时代女性   天国  
描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诸多学者,研究者以女性文学,女性视角为契机,揭示女性复杂的心灵世界,展示作家创作动机与缘由,探索文学发展的历程,以此衡量社会进步的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这片天地中,有两位辛勤耕耘的作者陆文宗、王建中教授又以他们的累累硕果为女性文学研究领域再创佳绩——《时代女性论稿》的问世。这部书以女性为总体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有深度,有广度进行深刻剖析和诠释,从而揭示茅盾文学创作世界中五彩缤纷的人物
从对象主体看《战国策》的人物表现
作者: 常昭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谋臣策士   先秦史   《战国策》   对象主体   《左传》   个人主义   人物表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春秋》  
描述: 文字一经产生,史籍就不同程度地表现人物。因此先秦文字记录的内容便渐次反映出人对自然以及对人本身关系的认识和发展。先秦诸子著作已表现出对人的关注和人的类意识的自觉。同样,先秦史书也越来越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以及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所显现的精神道德方面的特点。《尚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对人物的表现随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加强。《战国策》则是先秦史籍中人物表现的汇集和高峰。
当代小说缺净炼
作者: 王绯   来源: 艺术广角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照角度   女性作者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多元化   作品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商品市场  
描述: 《艺术广角》设立了一个很好的栏目:小说缺少什么?谈起这个富有多元化意味的话题,一个朋友脱口而出——那缺的可就多啦。是的,当代小说缺的东西实在不少,值得好好说一说。虽然每个人的观照角度可能不同,批评的视野也各有各的局限,但是众说纷纭之下,总可以为今天的小说之弊送上对症的苦口良药,使得它能像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一样尽
得到的与失去的
作者: 郭廓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九十年代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写作方式   中年知识女性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当代文坛   女性形象  
描述: 鲁迅曾说过:"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世界。"十四年前,胡辛以真诚的声音,感动了我们,亦步入了当代文坛。一个女性选择写作,而且是"女人写,写女人",这就注定她必须与自己的激情,自己的小说一同承受煎熬。胡辛的写作都是对生命与生活的真诚抒发,在真诚抒发中她总是追求一种崇高的永恒。也正是这种精神追求,使胡辛的小说既具有理想主义的气息,又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对理想的憧憬和实现理想的艰辛体验并存于胡辛的生命与意识的张力之中。她笔下的女性呈现出奋斗与不幸相结合的双重形态。这从她的三个"典型化"的女性柳青、树云、希玮就可
< 1 2 3 ... 19 20 21 ... 116 117 1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