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46 条
-
永恒的探索与追寻--读任一鸣《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
-
作者:
谢玉娥
来源: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研究
-
描述:
本文认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一书致力于探讨女性文学概貌与宏观发展的规律
-
《走入历史的景框-论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
-
作者:
周庆生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发展
女性文化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到九十年代,在形式技巧及思想内容上都有极大的改变与提高,渐渐地走向一条成熟的将中国妇女实际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相结合的道路.女作家们努力在一系列女性话语的颠覆、反抗过程中,赢得女性在历史中言说的权利,建立起平等的男女变化关系,进而建构女性
-
女士先行 别有洞天
-
作者:
阚百鸣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女人
性交流
性和谐
夫妻性生活
女性学
性才
性技巧
性能力
一拍两散
性事
-
描述:
关于夫妻性和谐,目前社会上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即性生活的主导权、决定权、发动权均在丈夫身上,妻子只有被动承受的份儿。在一般人心目中,女性要的只是情感,是爱意,男性才是“性”的追求者,只有男人的性欲望才是那样强烈、主动,咄咄逼人。所以,夫妻性生活是否幸福,主要取决于丈夫的性能力,性技巧,性本领,妻子毋须担负任何责任或义务…… 我们说,在夫妻性生活中形成以上思维定式是十分有害的:①它明显影响夫妻之间的性交流、性沟通,容易造成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②它给男人原本已经十分脆弱
-
中国有女性艺术生存的土壤吗?
-
作者:
周小儒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中国传统绘画
妇女运动
现代艺术
女权主义
女性艺术
女性主义
男性
“女性艺术”
中国女性
-
描述:
在中国这样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农耕国家,似乎一切都是“一慢、二看、三通过”的习惯。人们习惯于守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教训,习惯于“日出而作,门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经济,在艺术上也习惯于守着祖宗留下的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笔墨程式。对中国而言工业化进程姗姗来迟,现代艺术的发展步履蹒跚,中国的女性艺术同样逃脱不了相似的规律。 国际妇女运动始于五十年代末的美国,特别是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性》一书在法国出版,成为“女性艺术”的宣告书。随着本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以来,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妇女运动和
-
生命原欲中女性自我形象的重铸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女性创作
原欲
女性自救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的日记》
-
描述:
新时期女作家们的创作只有到了张洁的《方舟》,才开启了真正的女性性别意义上的创作起点,也标志着女性自我形象重铸的肇始。80年代的中后期文坛上,在女性文学的小说和诗歌等创作中,陌生的女欲体验和隐秘的情感
-
晚唐诗人的女性心态及诗歌表现
-
作者:
袁文丽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弱者
女性心态
晚唐诗人
生活化
-
描述:
中国文人一以贯之的女性心态,源于专制统治对士大夫心理的压抑与人格的扭曲。晚唐诗人人格心理女性化的倾向主要在于仕途压力、生活环境及情感需要。诗人的女性心态在诗歌中的表现:一是对女性形象的刻划由意象化趋于生活化,二是通过女性形象表现自我弱者的心理,三是题材的细小纤柔。诗歌风格也因此而向着笔触细腻、含蓄深婉的方向发展
-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与发展
-
作者:
邵景均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职工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基本国策
土地管理
男女不平等
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
计划生育
-
描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妇女解放事业,明确提出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不仅为推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进程指明了正确方向,而且对实践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现在的问题...
-
朝鲜才女许兰雪轩的诗作及其在中国的流传
-
作者:
杨玉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兰雪轩
朝鲜诗选
-
描述:
许兰雪轩是朝鲜中期著名女诗人,在韩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明末援朝抗倭的特殊历史机遇,使许兰雪轩诗最先通过中国文人编选的《朝鲜诗选》得以面世,并在中原大地引发了一股传布朝鲜女性汉诗的热潮。朱之蕃为《兰雪轩集》撰写小引,使许兰雪轩名声大振。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和朱彝尊的《明诗综》使许兰雪轩登上中国诗坛的大雅之堂,名传千古
-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艺
来源: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庭筠
修辞手法
悲剧意识
词
女性形象
双性意识
-
描述:
温庭筠是在词中专力描写女性形象的第一位文人。当然,这有其自身个性因素,也兼有社会风气和温氏的声律天赋因素的影响。温词用其独特的修辞手法来塑女性形象,并展示其爱情观及悲剧意识,其词有一种独特的“双性意识”。
-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审美内涵
-
作者:
高万年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警世通言》
《喻世明言》
妓女形象
审美内涵
《醒世恒言》
-
描述:
“三言”中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文学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受到读者喜爱,主要是由于其自身丰富的审美内涵,即鲜活充沛的外貌美、真诚善良的心灵美、火热奔放的爱情美。这些女性形象,正是我国传统审美习惯所普遍赞赏的那种身心兼美、情貌如一的文学艺术典型
<
1
2
3
...
18
19
20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