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21 条
-
底特律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体育·篮球频道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政”
美国国会
80年代
底特律
妇女运动
克林顿总统
罗斯福总统
民众基础
-
描述:
他们大部分戴着头盔,在宾州的炼钢厂中,或在底特律的汽车厂中工作。他们大部分是白人男性,而且多半高中没有毕业,年入在5万美元以下,在美国选民中拥有1/4的选票,是非裔和西裔选票的总和。他们曾是罗斯福
-
编后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鲁迅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原因
评价
诞辰
许广平
上海市
鲁迅研究
历史真实
鲁迅精神
纪念馆
文化遗产
-
描述:
2008年是许广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许广平同志的名字虽然广为人们所熟知,但她作为"五四"一代中国知识女性的人生道路却很少为人所知。因此,难免有对她偏颇的评价。为弘扬许广平为鲁迅事业、中国妇女
-
论中国大陆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研究(1985-2005)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
中国性别诗学
译介
-
描述:
中国的西方性别诗学研究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翻译介绍的,一是评析阐释的。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是全球化视域里自然会发生的异质文明之间授-受或受-授互动的文化生态情形。近20年来中国真正能够集中体现他山之石学术思维拓新效应的,莫过于有一定代表性的西方性别诗学译介、论评的专著。这些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论著,都集中指向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论意义上,因此,当仅仅以此反观中国大陆性别诗学现状时,西方女性主义的标杆高高竖立,也就毫不奇怪。这是其所长也是其所短,长处在于对西方语境的执著,力图显出传输链条上的原生态的真
-
“乐园”的覆灭: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乐园》看黑人民族主义的盛衰
-
作者:
孙薇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民族主义
“乐园”
黑人女性文学传统
分离
-
描述:
黑人民族主义中躁动的分离主义情绪支持着黑人民众脱离白人社会,自己去寻找和建立自己的乐园。从20世纪初期的回归非洲运动到60年代黑人权力运动所主张的分离和独立无一不昭示着民族主义的乌托邦实践。他们的乐园是否能存在下去?黑人女性作家赫斯顿与莫里森在她们的作品当中预示和验证了这一乌托邦建设的成果,指出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中潜在的一些问题,否认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脱离社会现实的非政治色彩。
-
跨越自我灵魂的飞跃——读林雪及其诗集《大地葵花》
-
作者:
龙扬志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随笔集
诗选刊
女诗人
中国女性文学
等数
爱情诗
鲁迅文学奖
林雪
青春诗会
赫图阿拉
-
描述:
林雪,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辽宁抚顺。大学时代开始发表诗作,作品曾入选《朦胧诗选》《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精粹》等数十种,并连年入选最佳年度诗选、最佳年度诗歌及《诗选刊》。1988年参加诗刊社第8届青春诗会。2004年入围首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5年获世界华人诗书画大展诗歌金奖。2006年获诗刊新世纪全国十佳青年女诗人奖。出版诗集《淡蓝色和星》《蓝色钟情》《在诗歌那边》《林雪诗选》及随笔集《深水下的火焰》等数种。2006年出版的诗集《大地葵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
-
元曲中相如文君故事的接受特点及成因
-
作者:
常凤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卓文君
司马相如
元曲
女性形象
-
描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它在历朝历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关注。在文学史上,该故事一方面成为诗词等抒情文学中经常山现的典故,另一方面对爱情题材叙事作品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元代爱情杂剧中出现了大量赞美并效法卓文君私奔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待爱情大胆泼辣的态度,一方面体现了元代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潜藏的民族心理、创作心理等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相如文君故事这个角度观照元曲,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正是在梳理元代以前相如文君故事的流变
-
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
-
作者:
李燕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历史叙事
人性
种族
严歌苓
结构
女性
-
描述:
严歌苓(1959-)是目前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华文文坛引起轰动,值得进行个案分析和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以严歌苓为个案研究的博士论文。本论文以跨文化的研究视野,运用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等方法,梳理严歌苓小说在创作题材、女性形象、叙述模式和美学意识等方面的演变和拓展,通过文本细读,对作家如何将海外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学艺术创作进行系统、深入的阐释,揭示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严歌苓小说创作对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并寻求海外华文文学新
-
当代中国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变迁研究——以《新民晚报》为主要考察对象
-
作者:
黄群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迁
《新民晚报》
人物形象
-
描述:
本文以《新民晚报》为主要考察对象来研究当代中国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变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研究视角、样本分析、趋势和问题以及结论和讨论。在具体的研究人物形象时,我们从性别、阶级和年龄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样本,对《新民晚报》自从1982年复刊以来到2006年这25年的每个月第一天的587条广告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了女性形象日益多样化且具有一定的解放意义,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相关联的,以及广告中人物形象的阶层化明显和广告中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建构日益宽容这四个结论,同时看出了人物形象变迁与社会转型,文化
-
《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小姐心理原型的研究
-
作者:
郭荣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更斯
人格面具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悲剧命运
自性
郝维仙小姐
阴影
-
描述:
在《远大前程》(1861)中,狄更斯(1812-1870)把郝维仙小姐描述成一位怪异的女性形象,狄更斯为什么运用郝维仙小姐来颠覆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的女性形象?在小说中,郝维仙小姐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是如何展现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什么导致了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本文试图运用荣格心理学中的原型理论来分析《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为上述问题寻找答案。全文一共分为三章。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作者将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人格面具、自性)来分析《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命运。在介绍
-
传统文化与唐浩明的历史小说创作
-
作者:
刘鹏娟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浩明
创作艺术
人物形象
传统文化
历史小说
-
描述:
唐浩明是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作家。唐浩明历史小说生成的语境有二:一是历史文学视角的转变;二是现代“新儒学”的勃兴。唐浩明历史小说中的士人形象具有传统文化人格,女性形象则是在传统文化压抑下的女性。唐浩明历史小说的创作艺术深受传统文学的滋养,一方面,继承了“史传”和“诗骚”传统,另一方面,小说情节艺术、结构艺术和人物形象塑造艺术都从古典小说艺术中汲取了营养。唐浩明历史小说的创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