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教社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张筠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多元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教科书  
描述: 当代社会是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角色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教育问题中融入性别视角也随之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领域内热点而重要的话题。然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大部分中学语文教科书所传递出来的性别文化带有明显的父系社会印迹。女性角色的缺失和严重的性别角色刻板化历来是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本文即针对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问题展开研究。多元文化教育兴起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它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理解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平等教育。在学
奥斯卡·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王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奥斯卡·王尔德   父权制度   社会喜剧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奥斯卡·王尔德是一位引人注目且饱受争议的人物,他为英国,甚至世界文学史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社会喜剧《认真的重要性》、《理想丈夫》、《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以及《无足轻重的女人》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可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它们都未得到应有的关注。本论文致力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社会喜剧中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并探索她们的命运。 全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王尔德的社会喜剧,学术界对他及其作品的研究,并结合伍尔夫以及肖瓦尔特的思想提出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女性主义批评。第二章分析了恋
《简·爱》与《红楼梦》女主人公形象的比较研究
作者: 邓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   简·爱   林黛玉  
描述: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中的同名主人公,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十分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有身世命运上的“孤女”身份.寄人篱下的人生苦难,思想性格上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叛逆精神和追求真挚美好爱情的强烈意愿。基于此,学界曾有人取平行研究的思路对二者加以综合研究,开拓出了一片异彩纷呈.摇曳多姿的学术园地。但整体看来,既往的同类课题研究大多着重于探讨二者的类同性,而辨异性研究相对而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互相观照的中西文化背景下从辨异入手进而促进中西
社会新闻中女性报道研究:以《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为例
作者: 于英格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京晚报》   《羊城晚报》   社会新闻   《新民晚报》   女性报道  
描述: 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北京晚报》、《新民晚报》和《羊城晚报》2008年1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社会新闻中的女性报道进行总体分析。在为期一年的抽样框架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份报纸各抽取两个报道周
银幕上的他者:《喜福会》中华裔女性模式化形象研究
作者: 茹思扬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刻板形象   小说创作   《喜福会》   美籍华裔小说家  
描述: 改编自美籍华裔小说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的电影《喜福会》以四对华裔母女为中心,分别描述几个母亲的悲惨遭遇和女儿们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艰辛,以及她们为寻找美国华裔女性的身份认同所做的挣扎和努力。本文共由四章组成。前言里介绍了谭恩美的文学背景和《喜福会》的故事大纲,以及国内外对其的研究现状。第一章引入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和对刻板形象的介绍。 第二章对影片里两代移民的形象做了深入分析而得出结论:被刻画成古板、不善交流和野蛮的母亲们正是赛义德所指的东方形象;而被描述为在婚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女儿们虽具有“杂交”的文化身份
葬花吟——试析蒋韵小说中古典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
作者: 郭海玉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命运模式   生命景观   浪漫   古典  
描述: 山西女作家蒋韵是当代文坛上一个卓而不群的存在,她在时代的聚光灯之外,却笔耕不辍地在三十年间发表了三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与她不斐的创作业绩和丰厚的作品内蕴相比,公开发表的研究蒋韵作品的学术论文却只有五十多篇,且研究焦点多集中于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方面,其他许多领域都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批评界的一种损失和遗憾。 本论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蒋韵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类女性人物——古典女性与浪漫女性的悲剧命运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异命运模式,来体味在同一命运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女性地位的影响: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
作者: 杜林玲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业   女性地位  
描述: 旅游业进入民族地区后,为少数民族女性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不仅改变了她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她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当地女性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对自身的性别角色也有了新的认识,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研究旅游影响时,可以应用性别分析方法,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当地女性解放与发展的作用。 本文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田野调查地点,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方法,在旅游学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从时间和空间进行多方位的比
高校研究生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研究——以福州市区高校为例
作者: 董长弟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研究生   性别偏好   引导对策   生育意愿  
描述: 等学界的研究热点。而高校研究生作为现代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即将成为生育行为的主体,对她们的意愿生育性别偏好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绪论、现状分析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夏   来源: 新中国电影六十年论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创作   民族题材   女性形象  
描述: 少数民族电影是新中国开掘出来的新题材和新风尚,解放前在中国45年的电影史上仅出现过几部屈指可数的少数民族电影,解放后在新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十七年的少数民族电影大放异彩,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她美丽明媚的女性特质满足了当时观众的娱乐和情感的需求,而且以她聪慧能干的积极表现极大鼓舞了当时观众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热情,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整体呈现出德才貌兼备的完美形象,反映了男权社会对女性高度理想化的集体想象;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少数民族电影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短篇小说《美妇人》的人文关怀:对父权社会中女性角色定位的嘲讽
作者: 刘庆丽   刘庆玲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嘲讽   父权社会   女性  
描述: 劳伦斯晚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美妇人》不仅塑造了一位对儿子进行精神控制的母亲形象,也塑造了一位被禁锢在父权社会里男性给女性设置的审美模子中的女性形象,后者带有更强烈、更不易发觉的悲剧色彩。随着故事的发展,美妇人最后拒绝扮演这种角色以示反抗,反映了劳伦斯对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角色定位的嘲讽。
< 1 2 3 ... 133 134 135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