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女性研究范式重建、知识建构逻辑与中国经验: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性发展研究
-
作者:
潘泽泉
杨莉瑰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经验
知识建构
女性发展
研究范式
-
描述:
本文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结合中国经验对有关女性发展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逻辑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从生物学的隐喻,到性别角色理论,再到结构功能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性别角色分化的解释,在研究范式的重建过程中,女性发展话语与理论建构得到不断充实与扩展。同时,伴随着社会变迁,有关女性发展的解释策略和知识建构逻辑也经历了从单一论域到多维视野,从单一视角到交叉性视角,从理论论争到专题研究的开发,从关怀弱者、关心边缘的人文情怀到立足现实、反思现实的批判精神,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视角的转变与发展。从宗法父权下的闺阁,到女性权力
-
从伤痛到弥合:当代美国华商女作家笔下女性文化身份的嬗变
-
作者:
付明端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华裔女性
文化身份
弥合
女性书写
伤痛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后,包括华裔美国文学在内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以它们关注焦点的独特性成为后殖民理论的批评对象。而汤亭亭、谭恩美、任壁莲等当代华裔女作家的接连出现,使美国华裔文学走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她们从女性特有的视角出发,希望通过记录和再现自己及母辈们的生活,揭示并探讨美国华裔历史及其传统文化,从而对华裔美国女性的文化身份做出不断的补充与完善。华裔女作家自身成长的过程就是对中美文化的选择、取舍、融合的历程,当开始进行写作时,她们从社会历史现实角度以及文学的创造力方面来揭示文化身份多重性的困惑。相对于宿主国和
-
悲剧女性跨越千年 小说长诗相映
-
作者:
高红梅
郝丽丽
隋新艳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高红梅 郝丽丽 隋新艳 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性都是依赖作者所创造的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祝福>塑造了勤劳善良却又愚昧无知的旧中国农村妇女典型形象——祥林嫂,汉末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塑造了聪明美丽又倔强果断的封建叛逆者形象——刘兰芝。这两个同为封建礼教无情吞噬的女性,虽然从悲剧性命运这个角度来看是相似的,但因作者写作意图有所不同,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作者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从人物形象比较分析的角度来鉴赏《祝福>与《孔雀东南飞》这两部文学作品
-
詹姆斯之女性人物形象解析
-
作者:
刘仪华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詹姆斯
电影
小说
文化诗学
女性人物
-
描述:
20世纪以来,西方电影人的一个夙愿就是把詹姆斯创作的小说搬上荧屏,现已获得可喜成就。然而鉴于编导的个性化解读、观众的时代审美特征、影视艺术的独特表征等因素,詹姆斯小说的影视改编面临着人物形象的重塑问题,尤其是他塑造的众多女性人物形象:她们或因渴望理想的婚姻爱情、或因追求自我真我的展现,往往沦为19世纪欧美文化的冲突或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的牺牲品。文章从文化诗学的视域,审视了詹姆斯女性人物之影视形象衍变中的文化意蕴。
-
妇女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中的作用
-
作者:
金沙曼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用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妇女组织
-
描述: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在人民群众遭受的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妇联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具有协助作用、桥梁作用、"稳定器"作用、监督作用和争取援助作用.要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特点,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促进发展经济的机制,增强应对社会危机的基础;二是开展"公民意识"、"女性公民意识"培训,提升应对社会危机主体的能力;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应对社会危机的通道;四是增强性别问题敏感,提高各级妇联在灾害紧急救助和灾区重建中应对性别问题的能力.
-
救周恩来的传奇湘女今年104岁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生活之友·益寿文萃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曾被周恩来称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的传奇湘女、老地下党员黄慕兰,现仍健康地在浙江杭州“隐居”,今年已经104岁。 三次“革命联姻” 1923-1925年,黄慕兰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包办婚姻,“丈夫”抽
-
叶叔华:中国唯一女天文台长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晚报精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把过去的头衔都记在我的账上,这个账已经结束了。” 她就是叶叔华,中国唯一的女天文台台长。从守望星空的小姑娘磨砺成“铁娘子”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叶叔华曾经热爱文学,年轻时她也像
-
凤子小说对大后方女性的书写
-
作者:
陈彩林
来源:
广西文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0世纪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书写
大后方
30年代
-
描述:
广西籍女作家凤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可谓一个独特的存在,因艺名盖过文名,较之20世纪30年代就引人瞩目的话剧明星角色,她的文学创作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目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鲜有提及。但是,如果整体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特别是女性文学史,凤子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她的小说是不应忽略的一环。凤子的小说创作始于1943年前后,作品多成于20世纪40年代。此期凤子辗转于大后方的桂林、昆明、重庆等地,但正如她本人所言“在奇山异峰的桂林,在四季如春的昆明,
-
论《洪堡的礼物》中女性形象的扭曲
-
作者:
黄璐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济权力冲突
抗拒性读者
厌女情结
抗拒性阅读
情感权力冲突
两性权力关系
-
描述:
索尔·贝娄,1976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认为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声和地位与海明威、福克纳和斯坦贝克相当。1975 年,贝娄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洪堡的礼物》。作为他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备受关注。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就小说的叙事艺术和主题进行了研究,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超验主义、现实主义。在这些评论中,受到主要关注的是男性主人公的形象以及小说中蕴含的超验主义和存在主义思想,而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则很少被提及。通过仔细阅读,作者发现,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
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他者”女性
-
作者:
焦沈军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父权制传统
女权主义
新历史主义
-
描述:
。其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大多也是坡注定要死或已亡故的母亲或妻子,在其作品中发挥着特殊的叙事功能。这反映出爱伦·坡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