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王立新:站在K-GOLD风潮的幕后
作者: 暂无 来源: 女性大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立新   金饰消费   中国区   总经理   女性形象   世界黄金协会   非营利性组织  
描述: “今天,你够K-gold吗?”这是时下热力传播的流行语,还有那个“总有人借故靠近我的K-gold”的广告,风趣而时尚,这一切共同代言出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年轻、自信、优雅。这是时尚圈的一次热浪,也是金饰消费的一次风暴,更是诠释黄金理念的一次颠覆,由此,一个大气儒雅的男人慢慢浮出水面,他就是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那个创新打造K-gold理念的潮流引导者。
漫谈《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
作者: 陈颖   来源: 淮海文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悍妇形象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历史发展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与此同时,另一类女性形象却被冷落,即《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她们常被称作“河东狮”或“胭脂虎”,凶悍残暴、狭隘善妒,人们遇之如遭“附骨之疽”,避之惟恐不及。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类形象,发掘她们悍妒背后那些发人深省的东西。
钟丽缇——一个尤物的丰富真实
作者: 苹果   来源: 报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南人   真实   文化氛围   性感   蒙特利尔   开放   加拿大   女性形象  
描述: 钟丽缇从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长大。母亲是越南人,父亲是华人。加拿大蒙特利尔是英法双语区。自小钟丽缇就是说着法语和英语长大.还和小伙伴们起玩滑雪、赛车、跳街舞。北美的文化氛围赋予了钟丽缇开放、无拘无束的性格,再加上后来从影之后她扮演了些开放、性感、艳丽的女性形象,使得常有人称钟丽缇为“鬼妹”、“性感尤物”,这里面既有赞许的意思.当然也有戏谑的味道。
《京华烟云》:用现代英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张敏   来源: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英语   中国文化   林语堂   京华烟云  
描述: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他运用现代英语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这部巨著以现代英语为载体,以恢宏的气势描绘了一幅中国社会历史风俗长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浸透了中国传统巾帼的神情风韵;一个“道”字更是力透纸背,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成为牵引众多事件和人物的主线。
论《长生殿》的人文精神
作者: 王丽梅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长生殿   爱情观   人文精神  
描述: 洪昇的《长生殿》以历史上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为题材演绎出一段至情至性的爱情悲剧。在《长生殿》中 ,作者一改历史上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的传统定位 ,把他们塑造成为具有常人之人情人性的帝王夫妇 ,突出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爱缠绵 ,尤其塑造了具有平等意识的杨玉环形象 ,反映出作者对真挚情爱和女性形象的深层思考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聂隐娘》的文化意蕴-兼谈聂隐娘形象
作者: 刘娜   来源: 保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女性   道教   民俗心理   文化意蕴  
描述: 晚唐豪俠小說《聶隱娘》通過描寫聶隱娘的故事,反映了唐代藩鎮割據的一個側面,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從民俗心理角度出發,其創作體現了人民大眾包括作者的英雄崇拜、劍崇拜心理和母系社會心態;傳奇的內容又充滿著神秘的宗教色彩,與道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審美效果來看,它成功地塑造了反傳統、不慕虛榮的獨立的女性形象-聶隱娘。《聶隱娘》對後世的文學創作影響是很大的。
比较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
作者: 梁香伟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小说比较   川端康成  
描述: 生活于同时代的沈从文和川端康成在小说创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人物塑造上:爱与美的女性形象;在人与物的对应关系上:情景交融,物我同一;在作品的基调上:淡淡的哀伤。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的不同又使二人的小说艺术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在着眼点上:乡村陋习、丑恶文明的批判和因美的消失而表现的人生虚无的宗教观;在艺术手法上:民间传说、神话与意识流、象征、暗示。
安稳的小叙事——评乔叶的小说
作者: 付艳霞   来源: 红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张爱玲   新写实   小叙事   人性魅力   文学博士   散文   个人化   陈染   小说  
描述: “安稳”是乔叶小说的气质,也是她所有小说的隐含作者的气质。这里的“安稳”是张爱玲所谓人生飞扬与安稳的那个“安稳”,是人生飞扬的底子,是最恒久不变的常态的生活。“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情,也可以说是妇人性。”于是,张爱玲频频用众多的女性形象展现寻求现世安稳的苍凉的手势,用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对照从世俗不断走向虚无。乔叶也以
林黛玉形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 李红雨   郝彦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绛珠仙草     自然   林黛玉  
描述: 《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的渊源有一个动人的“还泪”之说,我们从中得知她的本真状态为一株仙草,这是作者赋予这个女性形象的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其实质是对自然生命的追求,亦是对“道”的追求。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两个相关的主题:一是对人生现实价值的否定,一是对生命应有价值的追求。这一命题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将具有永恒的意义。
老舍小说中“鞋”的隐喻意
作者: 张炜炜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研究     隐喻意   老舍  
描述: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 1 2 3 ... 112 113 114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