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917 条
-
蝴蝶飞不过沧海:论乔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黄淑菡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叙事
乔叶
女性形象
-
描述:
乔叶是河南作家群中不可忽视的一位女作家,其小说中女性形象丰盈饱满,充满着女性独有的神秘色彩,她用她散文化的叙述呈现了女性最为隐秘的内心世界,真实而震撼。
-
论现代潮汕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文菊
翁叶娜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女性
潮汕作家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潮汕作家群代表洪灵菲、戴平万、丘东平等创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的贤妻良母形象,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勇往直前的女革命者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少受到潮汕文化的影响。
-
解读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王建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男性作家
作家群体
文学传统
勃朗特姐妹
罗切斯特
简·爱
奥斯汀
女性主题
女权意识
-
描述:
在英国,19世纪出现了大批的女性作家群体,她们冲破了过去以男性为主导位置的英国传统文学桎梏,在这些女性作家笔下产生了许多性格鲜明、具有新时代思想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努力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渴望获得与男性平等的自由生活。19世纪的英国女性作家群体的才华与努力不但成为其他国家女性作
-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
-
作者:
张兵娟
来源:
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医院中》
女性小说
中国妇女
丁玲
女性命运
《我在霞村的时候》
《莎菲女士的日记》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对女性命运的深情关注和执着探寻──论丁玲的女性小说张兵娟在中国现代女作家群里,还没有谁能象丁玲那样,对那个时代中国妇女的命运与生活充满那么深情的关注,她几乎以毕生的创作实践,为彻底改革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为重新肯定女性“人”的价值,为发掘女性的精...
-
现代妇女意识的觉醒-康素爱萝和简·爱形象探美
-
作者:
陈慧君
来源:
枣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女主人公
女作家
现代妇女
阿尔贝
十九世纪
简·爱
夏洛蒂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十九世纪上半叶,在繁花似锦的西方文苑中,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女作家群的崛起。法国的乔治·桑和英国的夏洛蒂·勃郎特是其中的两个佼佼者。尽管她们之中一个是浪漫派的“母狮”,一个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但她们都以塑造具有现代妇女
-
寥落晨星--重庆女性作家片论
-
作者:
吴向北
来源: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女性作家
女主人公
女性境遇
女性命运
婚姻
感受主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
描述:
寥落晨星──重庆女性作家片论吴向北人们熟悉午夜的灿烂星空,却很少注视天际的寥落晨星。晨星本就寥落,待太阳升起,她们几乎被人遗忘。重庆地区的女性作家群,即犹若晨星。星星点点,远未在人们心中构成有形星系。一个偶然的机缘,当从小范围接触到其中一些人的小说创...
-
逾越传统女性伦理的温婉绝唱
-
作者:
夏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伦理
凌叔华
温婉
小说
女性
-
描述: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崛起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第一代女作家群体”是指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6)期间登上文坛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题材多以女性为中心。]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文学生涯长达60
-
40年代都市女性小说探微
-
作者:
孔惠惠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视角
女性作家
当代文学
都市小说
-
描述:
40年代,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大众》等沦陷区的主要文学刊物上涌现出一个令人瞩目的女性作家群。她们包括张爱玲、苏青、潘柳黛、以及以施济美、汤雪华为代表的“东吴系”女作家。 这个女性
-
论茅盾和他的“时代女性”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女性”
美学理想
“五四”时期
茅盾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作家群
《伤逝》
《三人行》
-
描述:
在“五四”时期,写女性的从苦闷到觉醒然后又陷入苦闷,寻求人生的真谛,已成为作家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尤其是女作家更为突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五四”女作家群的小说。鲁迅《伤逝》的出现把这一主题引向
-
寻求美 探索美:评茅盾作品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茅盾研究(第四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在"五四"时期,写女性的从苦闷到觉醒,然后又陷入苦恼,寻求人生的真谛,已成为作家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尤其是女作家更为突出,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五四"时期女作家群的小说,鲁迅《伤逝》的出现,把这一主题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