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为“作为整体的女性”进行文化赋权
作者: 冯巍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文化   赋权   女性解放运动   民间艺术   女性艺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女性学研究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大量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女性解放运动及政策交相呼应,女性学的学科建设也随之在新世纪的中国开始走向成熟。女性研究和以女性为出发点的分析研究,是女性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途径。伴随着“什么是女性文学”的提出,“什么是女性艺术”,同样成为需要重新界定的问题。由此,学界对艺术与性别的关系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女性民间艺术,是一个很少有人提及的话题。翻一翻传统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主流的、男性的视觉听觉经验史。女性缺席,构成了传统艺术史编撰的盲区。尤其当民间艺术开始堂皇地回归艺术殿堂之
回归与超越:评《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
作者: 张侃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性飞跃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人   妇女运动史   革命战争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回归  
描述: 中央苏区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国共产党人在此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多方面的创新实践,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为少数民族妇女图书出版寻找新的视角
作者: 宝贵敏   来源: 中国民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研究机构   女性主义研究   发展背景   女性学   图书出版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少数民族妇女  
描述: 妇女研究机构的成立带动了少数民族妇女图书的出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界开始关注女性图书的出版。这个行为与女性学在国际和国内的发展背景紧密联系。以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女性学,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西方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发展起来。
谁在边缘地吟唱?——转型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写作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期   身份意识   民族文化   主题内容   话语方式   民间叙事   女性写作   历史与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少数民族   女性生存   女性文学   都市景观   女性作家   发展轨迹   主流文学   吟唱   女性自我   中国当代   民族意识   历史性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内在发展轨迹、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变化.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更加侧重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与寻找,以民间素朴的话语方式逼近女性生存的历史与现实,强调原始状态的风景与现代都市景观的多重呈现.无论是民间本土的叙事抒写、多种民族文化的沟通抒写,与融入了主流文学的写作,都着力于对女性生存、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在民间叙事的基础上,以激越的姿态回应了民族文化的脉动,凸现了女性自我身份意识与民族意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