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陈染作品中的身份认同轨迹
作者: 孙红丽   来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文化   陈染   身份认同   女性主义  
描述: 陈染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个突出个案,曾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尝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认同理论,并结合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陈染的作品分析,来揭示陈染创作中的身份认同轨迹。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陈染在20世纪80年代写作之初,还没有明确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这一时期她的创作经历了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与寻找的焦虑这两个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陈染的创作风格趋于成熟,她的作品开始具有了明确的女性意识,然而同时期陈染的作品还没有能力构建出理想的女性人格,她的身份认同之路依然充满了曲折。
陈染小说里的性描写
作者: 管冠生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爱叙事   身份   陈染   战争  
描述: 女性文学中的性描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本文从女性的身份、男性的身份和性爱叙事三个方面对陈染小说里的性描写进行全面的分析。性,既是女性文学的叙事策略,又是一种丰富的文化想象;既是女性文学向世界撕开的伤口,又是她展示自我的极限。性,把文学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孤独的生存体验 执著的精神追求——陈染创作论
作者: 郑崇选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死亡   执著  
描述: 陈染是当代文学中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女作家 ,她以自己大量的文本执著地探求着女性特殊的心理经验 ,体现了明显的现代性色彩 ,为 2 0世纪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对陈染文本的整体性解读 ,揭示陈染创作的独特性以及为女性文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陈染小说孤独之旅
作者: 刘婷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文本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陈染是当代文坛一位重要而独特的作家,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得到了当代文坛的认可。她的小说创作十分独特,作品主题几乎从来不涉及国家以及民族题材,而是自觉疏离中心文化,以边缘人自居,执着的探索着女性的生活。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索和追求,深刻的揭示了在男权社会的背景下女性不可能完善自我的性别困境。通读陈染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世纪病》、《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还是《私人生活》、《秃头女走不出来的九月》,“孤独”都贯穿其中,成为其写作的核心要素之一。这些文本通过女性经验
身体的卑下与写作中的自卑——后女权主义对陈染创作的影响
作者: 汤娴敏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卑   后女权   陈染  
描述: 从19世纪开始,女权主义就在欧洲开始慢慢发展起来。而寻求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也是当时女权主义者的主要任务。而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的女权主义则开始逐步向后女权主义进行转变。原先的女权主义受到当时各种新型哲学理论的影响,而这些理论也开始帮助后女权主义者更加深刻地分析自我,分析女性世界的特点,同时这样的进程也随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改变而不断的进化。于是女性形象,女性独特的思想开始凸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女性开始由简单的暴力反抗和极端主义开始向比较冷静,客观的角度转变,开始从自身来
陈染与法国文学
作者: 杨杰蛟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研究   陈染   法国文学  
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上一位不容忽视的女性作家,陈染在自己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致力于书写女性的生命体验,形成了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艺术特点。事实上,陈染作品中文学风格的形成既受益于长久以来域外文学对其不断的滋养,又同其自身在接受影响之后的主动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近年来的陈染研究中,域外文学与陈染创作之间的相互关联并未得到学界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尝试以具体的作品分析为切入点,选取法国文学中杜拉斯、萨冈、尤瑟纳尔和普鲁斯特四位作家同陈染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陈染与法国文学的关系进行相对详尽的论述,指明
“性差异”理论视角下陈染女性主义书写研究
作者: 魏佳慧   来源: 长安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染   依利加雷   女性主义   性差异  
描述: 陈染曾经获得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这是评论界以及文学界对她在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的极大肯定。在创作的十几年中,陈染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游离于主流文学的边缘地带,她自觉地远离宏大叙事,用灵动细腻的女性笔触坦诚地讲述着女性的生存体验,直面当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境与难题。陈染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女性创作者,她的写作会同一些女性主义写作的理论模型构成互相阐释的关系。本文将陈染的女性主义创作同被誉为法国女性主义批评三驾马车之一的吕西?依利加雷(Luce Irigaray)的性差异理论相结合,
同一平台上的不同向度:林白、陈染九十年代作品差异性分析
作者: 龙彬彬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染   林白   女性文学   差异  
描述: 一部分觉醒了的女性,拿起手中的笔,用以作为挑战男权社会的武器。女性文学,就此诞生。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三阶段作家群中的领军人物,林白和陈染的作品代表了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两座高峰。她们的作品有不少相同的方面,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从题材上看,林白的小说主人公积极投身社会,陈染的主人公与现实疏离;林白笔下的夫妻性生活不协,是婚姻的主要问题,陈染认为夫妻间主要是精神疏远;林白作品中的母亲对女儿是本能的无私之爱,陈染塑造的母爱则出现了偏执;林白的小说与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契合,陈染则主动地疏离。 从表现形式上看,
绽放在绳索般的道路上:再论陈染及其创作
作者: 王婷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锋特性   文学创作   陈染  
描述: 陈染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就像她自己所言,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主流作家。自八十年代末登上文坛以来,陈染始终坚持在主流文学之外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始终坚持以高度自觉的性别意识将创作的笔触深入到女性的心灵腹地,表现被历史和社会遮蔽已久的女性的生命经验,表达女性视角下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与洞察,探讨人类的生存困境。陈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她极端个人化的女性书写,大胆的身体话语以及深刻的性别意识,都带动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使她的创作像一面旗帜,宣告中国女性文学进入到新
诸女有意 世事无情——陈染、殷熙耕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追求之比较
作者: 赵振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殷熙耕   小说创作   陈染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在90年代突然并且首次成为小说界的中坚力量。在这一阶段的女性文学创作中,透过女性的生活和社会经历,女性对社会、历史、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入了,她们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对社会进行重新解构,其中的主观视角、女性主义追求十分明显。她们积极消解当代男权话语体制,竭力反抗传统男权社会赋予女性的角色规范,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试图以完全对等的甚至主导的姿态与男性并存。但是中韩两国诸多女性作家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在沉淀了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里最终必然沦为一种无力的追求。题目就旨在概括这种普遍的女性主义追求和其本质上无可奈何
< 1 2 3 4 5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