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染作品中的身份认同轨迹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孙红丽
【刊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摘要】陈染作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一个突出个案,曾引起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尝试运用社会心理学的认同理论,并结合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陈染的作品分析,来揭示陈染创作中的身份认同轨迹。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陈染在20世纪80年代写作之初,还没有明确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这一时期她的创作经历了身份认同感的缺失与寻找的焦虑这两个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陈染的创作风格趋于成熟,她的作品开始具有了明确的女性意识,然而同时期陈染的作品还没有能力构建出理想的女性人格,她的身份认同之路依然充满了曲折。
【年份】2007
【期号】第1期
【页码】6-10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网络中心 北京
【期刊卷】第27卷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走向另一扇开启的门:陈染作品中的身份认同轨迹 作者:孙红丽 年份:2005
- 2、《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陈琳 年份:2015
- 3、“魔鬼”的时代:《夜色温柔》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赵戎婧 年份:2009
- 4、菲茨杰拉德笔下“新潮女郎”形象研究 作者:陈娅娇 年份:2011
- 5、论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李肖 年份:2010
- 6、“性差异”理论视角下陈染女性主义书写研究 作者:魏佳慧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