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迷失】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身体写作: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失
-
作者:
姚馨丙
来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写作
张扬
迷失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
-
女性作品中的自恋与自闭
-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闭
神性
自我
迷失
-
描述:
”形象又有所不同 ,在经历了确立、重建与进一步的认知之后 ,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开掘走向更为深化的局面 ,其个性之丰富 ,姿态之鲜明都是此前女性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其中还有一些迷失 ,但从
-
论於梨华小说中的身份意识
-
作者:
刘若舟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探寻
身份意识
於梨华
迷失
-
描述:
美籍华人女作家於梨华坚持创作五十余年,为海外华文文学史留下了诸多经典作品。她的创作用动人、诗化的笔调执著记录下一代移民的心路历程,同时细腻地展现出一代知识女性性别身份意识从蒙昧到觉醒的成长轨迹。 赴美留学之后,中西文化的剧烈碰撞唤醒了於梨华的民族身份意识。她在异乡深切地体会到“边缘人”的心态,失根的苦闷迫使她去追问“我是谁”、“何处是我归宿”,她笔下人物探寻身份认同的旅程由此展开。但是随着文化交往的进一步加深,於梨华最终超越了“身份”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视点对中西文化进行了双向审视,两种异质文化走向了融合。
-
丁玲女性小说潜话语研究
-
作者:
王洪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尴尬
丁玲女性小说
期待
迷失
潜话语
-
描述:
丁玲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作家,她有着丰富的、细腻的、敏感的女性情感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她虽然在“五四”以后步入文坛,但却是“五四”关于女性解放主题的实践者。因此,她的作品多是女性意识的高扬,对女性的生存、命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给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带来话语期待。同时,她的作品也“显现出女性意识深化和超越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和来自自我反思的批判意蕴”。但独特的个性气质以及个体经验,也使她的文本中显现出作家的矛盾,即在文本中所呈现的“潜话语”。就是在这种所高扬的,充满着强烈的自强、自尊、自审精神的女性意识外,那种由于无
-
躯体写作——女性文学的又一次迷失
-
作者:
陈坤
周梦焱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迷
男权中心机制
性体验
双性和谐
躯体写作
规避
迷失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出现的躯体写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男权中心机制具有消解作用,但因为女性自身的缺陷,过于沉迷于女性生存体验尤其是性体验,并表现出对男性世界的刻意规避,不可避免地再一次走向迷失。
-
身体写作:女性意识的张扬与迷失
-
作者:
姚馨丙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意识
身体写作
张扬
迷失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但另一方面,"身体写作"中呈现出的勃发--放纵的女性欲望、反叛--媚悦的两性关系、自恋--封闭的生存状态,足以说明女性社会意识的迷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韵真正繁荣,也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21世纪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健康发展。
-
囿于人性迷宫中的《欲望号街车》
-
作者:
樊金琪
来源:
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现实
幻想
人性迷宫
隐喻
迷失
斗争
屈服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册中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杰作《欲望号街车》夺得过普利策奖,而且被认为是他最优秀的戏剧作品之一。《欲望号街车》将现代人面对社会剧变时如深陷迷宫般的彷徨无助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戏剧舞台之上。剧中的两个主要女性人物——布兰奇和史黛拉作为错位者面对着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两人都遭受了很大苦痛。她们不得不找出自己的方式来应对现实生活的困境:一个抗争着想要挽回逝去的时光,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