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身体·写作:新时期女性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反思
作者: 汪小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身体   叙事视角   叙述话语   女性  
描述: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身体写作”成为中国女性文学中备受争议的文学现象。关于它的评论,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意识觉醒、女性的身体及消费社会文化等方面。评论者或者从女权的角度
论90年代女性写作中的反叛叙事
作者: 周莹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历史   身体   家庭   反叛叙事  
描述: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女性文学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在女性“以血代墨”的百年风潮中,女性写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实践”,在世纪末的九十年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九十年代多元化的文化语境和全球一体化的开放空间为女性写作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面对如潮的西方女权主义话语理论,九十年代女性作家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处寻求自身发展的可能。本论文试图从微观的文本分析入手,运用西方女性主义和叙事学理论,对迷乱而纷杂的九十年代女性写作进行叙事形态的梳理。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反家庭叙事 “家”
萧红早期小说中的女体书写与隐喻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叙述   身体   病体铭刻   怪诞现实主义   萧红   妊娠体验  
描述: 的女性集体想象。在萧红小说中 ,女体 /母体的病态构成了史诗风格的女性身体铭刻。这种独有的女性叙述 ,凸显了女性身体 ,以一种怪诞现实主义的叙述策略完成。
游移的身体•重层的镜像-由秋瑾的艺文生命观看其身分认同问题
作者: 罗秀美   来源: 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文学   身体   晚清文学   秋瑾   身分认同   女性文学  
描述: 近代女詩人秋瑾的革命事業眾所周知,然本文擬由她的藝文生命以觀看她的身分認同問題。首先,就其藝文生命而言,她所創作的文本同時以文言與白話書寫呈現其內心世界的不同心影。除了以嫻熟的文言書寫小兒女的私語外,也論家國、頌英雄以及自勉勉人。然而白話文也是她的書寫選項,尤其是投身革命大業之後,熱衷於興女學與辦報刊的她,不能免俗的使用呼告宣講式的白話文,以啟蒙普羅大眾。由此可見,其藝文生命的豐富性頗值得探究。接著,以秋瑾的創作文本做為觀察她的身分認同的起點,可由其生命史談起。出身於閨閣教養中的她,依循傳統規範順理成章地
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大都会》研究
作者: 黎明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空间理论   异托邦   《大都会》   权力   身体   死亡  
描述: 唐·德里罗(Don DeLillo)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被冠以“后现代派小说家”的头衔。迄今已出版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和三部剧作。他于1985年发表的《白噪音》使他在美国声名大震,次年即获美国的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该书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他创造性地以平面展示的形式概括了美国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他的小说有着批判性的犀利锋芒,和对人文精神堕落的深刻的质疑,他并不只是简单的对当代美国社会及美国人的生活进行描述,而是以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呈现了其内在的冲突和精神危机。空间是一种
历史与成长:论新世纪网络女性小说的双重主题
作者: 刘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   网络女性文学   新世纪   成长   历史   身体  
描述: 上世纪末,互联网携着“比特”以俯冲之势走进文学,在理念、创作和接受上都对传统文学造成冲击,网络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态得以诞生。尽管人们对网络文学的命名及意义界定都还存在争议,但其仍以区别于传统的因质茁壮成长,渐成气候。作为中国文学众多流脉的一支,遭遇了网络写作的女性文学在新世纪的存在状态及意义解读也是斑驳复杂的,不少研究者都对其予以关注。本文拟以新世纪网络女性小说的写作主题为对象进行分析,以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及大量新世纪网络女性小说文本为出发点,从历史与成长两个角度探讨新世纪女性网络写作的主题,肯定其创作实
身与心的双重追求与矛盾
作者: 侯万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作家   审美   身体   心灵   郁达夫   女性  
描述: 对于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以往的文学批评多局限于对作家本人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价值判断,要么就是对作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这些批评的范围和视野常显得狭窄,方法和角度都流于模式化。本研究则克服了这些局限,不仅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描写进行了微观和宏观的把握,而且结合其他男作家的创作进行广泛比较,归纳其共通的倾向,从宏观整体上揭示了男作家对女性审美的共有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深层的追问,作出符合美本质原理的最根本的分析和解释。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通过对郁达夫的女性描写特点的分析和概括,结
沉重的飞翔—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与反思
作者: 李新艳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   女性个人化写作   纯文学   身体   启蒙思潮     后现代主义  
描述: 的女性主义价值立场,独特的女性个人生活经验、赤裸的身体欲望诉求等,迅速在90年代刮起了一阵猛烈的旋风,占据了文学的各大版面,由文学的边缘走向了中心。但是,其自身发展历程中所积累的一些问题,以及面对社会转型时期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坚守
作者: 毕志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主体性   女性意识   身体   隐喻   性别  
描述: 从二十世纪初到现在,中国的女性文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并经过几代女性作家群体不懈地努力与探索,终于在上个世纪末的九十年代迎来了自己的辉煌。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在众声喧哗的当今文坛,以其独有的姿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批评家与读者频频点击的对象。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从女性立场出发,进行着自觉的女性意识表达与文本实践,并在九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要对其进行研究,首先应对文本中书写的女性经验世界以及渗透的女性文化心理做细致的审视,并对它在多大程度上突破了文本的局限而传达出人类的共通情感予以关注,从而反观九十年代女性
论赵玫历史叙事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 卢桢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叙事   女性经验   欲望   赵玫   身体   武则天   女性历史   性别意识   工具化   女性人物  
描述: 以性别视角观之,在文学史上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女性处于集体缺席的“失语”状态。19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思潮尤其是新历史主义理论的渗入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崛起,部分女作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由性别意识作为基本支撑的历史叙述,即所谓“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刘思谦语),在这之中,女作家赵玫的历史小说产生了较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0年,以善于写女人著称的赵玫把视角深入盛唐宫廷,先后出版了《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①等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开放的唐王朝,进入女性内心,以细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