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身体】搜索到相关结果 56 条
-
身体与歌——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文学新话语
-
作者:
金燕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
歌
女性文学
新话语
-
描述:
20世纪 90年代以后 ,女性文学倾向出现变化 ,产生了新话语 ,这是以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前导的 ,受到了西方女性写作和阅读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作家们把女性身体之美放进了审美空间 ,对其自我表达有着双重笔墨 ,找到了一种审美关系 ,形成了有独特风格的女性性别语境
-
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
-
作者:
汪杨
来源: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身体
“欲望化写作”
-
描述:
欲望化写作是中国世纪之交女性文学最主要的创作模式,它的繁荣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的到来。女权主义视野下的欲望化写作在讲述女性个体故事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一种文化叙事;但是,在商业浪潮的侵袭下,女性欲望化写作逐步趋向市场化,在文本热卖的同时也丧失了艺术性,堕入了浅薄的深渊。只有在表达女性欲望的同时,彰显女性的人性力量,寻求人文精神和历史深度,这一写作模式才有其存在的价值。
-
《弗兰肯斯坦》的女性主义阐释
-
作者:
南英
郭冬勇
来源:
焦作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赛博人
身体
第三波女性主义
家中天使
-
描述:
著名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科幻小说,这已被世人所公认,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却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在当代女性主义思潮日益走向多元化,传统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失去批判力度的情况下,重新发掘早期的女性作家的文本,结合当前语境对文本进行重新阐释,对于建构和完善女性文学史、支持女性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传统女性主义和第三波女性主义的一些重要理论入手,对《弗兰肯斯坦》展开解读,发掘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
边缘处的守望
-
作者:
毕志娟
李大恒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陈染
身体
林白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拥有着独立的话语姿态,在其繁复的文本实践中,女性作家努力营造着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林白和陈染就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两位重要作家.她们的创作力图通过私密的话语空间展示独特的女性生命意识,并且借重女性之躯这一话语场所,从身体层面对男性话语的封锁进行突围.
-
身体的认知
-
作者:
刘莉
来源: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身体
女性
-
描述:
《玫瑰门》对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第三次高潮的到来,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特别是铁凝以性为视点对女性身体感觉的全面描述无疑成为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躯体写作的前驱,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铺路作用。
-
身体写作的迷香
-
作者:
吴红菊
来源:
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写作
身体
-
描述: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
身体写作的迷香
-
作者:
程昊
来源:
时代文学(双月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身体写作
身体
-
描述:
身体写作对于时代、女性自身来说,都是必然的。随着女性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对女性身体的本原的再认识,她们充分的运用身体显示了自己性别化的情绪、经验和欲望,表达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身体是一个工具和方式,而女性的感性表达和渴望自由则是一种个体性的生命情感文化,让人类文明历史的上空飘荡着永恒的迷香。
-
《灶神之妻》的女性身体解读
-
作者:
吴晓意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谭恩美
身体
《灶神之妻》
女性
-
描述:
炙手可热的畅销书,被誉为谭恩美的第二次胜利,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扬。本文以《灶神之妻》为分析文本,从身体理论的角度出发对书中的女性身体书写进行解读,从而得出女性通过身体的反抗来实现身体和精神的解放
-
《秋水堂论金瓶梅》研究
-
作者:
李运萍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慈悲
《秋水堂论金瓶梅》
身体
田晓菲
-
描述:
文本细读的解读方法、立足女性视角及感知女性身体三个方面揭示并展现了《金瓶梅》中众生的悲哀之处,尤其是书中女性人物的可怜之处,从而唤起读者的同情及慈悲情怀,进而希望读者能从书中人物的际遇和命运联想到自身
-
考琳·麦卡洛小说《呼唤》中的女性成长探析
-
作者:
刘芳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代际伦理
身体
女性成长
性别
-
描述:
《呼唤》是澳大利亚当代著名女作家考琳·麦卡洛2003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此书以十九世纪为历史背景,揭示了人性的善恶。在书中,作者真实再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以及女性逐步走向觉醒并最终构建主体性的成长过程。无数读者被书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安排所打动。麦卡洛从女性视角描绘了十九世纪晚期澳大利亚社会的无知和落后,同时痛斥宗教教条对人性的束缚和蹂躏,极力讴歌敢于反抗命运的时代英雄。在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她成功地塑造了逆来顺受、善良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