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虚构与想象——论谭恩美《灵感女孩》
作者: 杨媛   来源: 安徽文学(文教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他者   自我   谭恩美   女性   差异  
描述: 谭恩美(Amy Tan 1952-)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本文将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分析其小说<灵感女孩>(The Hundred Secret Sensel952).谭恩美小说中的各神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移民后代存在状态的思考,并且她又将这种形象的塑造作为反观自身的参照.这些人物融合了作家时形象交叉、多重身份的重新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想象物,不论怎样,她们传达的是现实生活状态下的一种自身体验.
从“他者”到“混杂”—《喜福会》中华裔女性研究
作者: 孙静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主义   身份   他者   混杂   谭恩美   《喜福会》  
描述: 《喜福会》是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小说一经出版便备受关注,曾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位置长达9个月。小说通过描写中国移民母亲和土生土长的美国女儿之间复杂的关系,体现了华裔女性在父权制和帝国主义影响下的生活困境以及对身份的认知过程,塑造了新一代的华裔女性形象,中西两种文化正是在这些美籍华裔身上,从互相对抗排斥最终走向兼容并存。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喜福会》中的人物身份。赛义德提出“东方主义”是西方人出于对第三世界的偏见和猎奇而虚构出来的某种“东方神话”。所谓的“东方”只是为了反衬西方的霸
双重文化境遇中的自我追寻:论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女性叙述
作者: 冯皓月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身份   谭恩美   觉醒   女性   追寻  
描述: 谭恩美作为华裔女性作家,兼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文化于一身。她用英文书写族裔经验;以母亲在中国发生的故事为原型,展现了处于文化和性别双重压制下的华裔女性寻找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双重文化背景拓宽了谭恩美的文化视野,赋予她独特的创作视角,使她的小说表现出了跨文化选择的意义。本文以《喜福会》、《接骨师之女》和《灶神之妻》三部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跨文化解读,阐释其所蕴含的女性意识、文化选择及女性主义内涵。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徘徊在双重文化边缘的华裔女性,从
《接骨师之女》中女性人物身份的研究
作者: 王静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小说主题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身份   身份认同  
描述: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华裔作家的作品不仅广泛受到书评家的赏识,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其中谭恩美便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作家。谭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自1989年问世以来,广受好评,获得多种奖项,奠定了其在华裔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接骨师之女》是谭的第四部作品,小说仍然围绕谭的代表性主题“母女关系”展开。不同于《喜》中着重四对母女的探讨,《接》把焦点集中在同一族系里的三代女性身上,揭示母女间的复杂关系,及其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 在迄今为止的美国华裔文学研究中,身份与归属一直是两个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属下能说话吗?--《灶神之妻》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江玉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谭恩美   《灶神之妻》   主题思想   美国华裔作家   人物形象  
描述: 谭恩美是著名的美国华裔小说家,她的成名作《喜福会》在1989年问世以来,获得多个奖项,好评如潮。1991年,她又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灶神之妻》,该书又一次轰动美国文坛,获得美国评论界和大众读者的欢迎,并进一步确立了谭恩美在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地位。本文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来分析《灶神之妻》,指出第一代华裔妇女温妮在美国主流文化中长期处于“属下阶层”,受父权制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无力为自己说话。而作为新一代华裔妇女的知识分子谭恩美有责任在主流文化中寻回被掩盖的声音,为她们发声。 这篇论文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中包
《灶神之妻》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玲玲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作特色   谭恩美   美国华裔作家   小说《灶神之妻》   女性主义   叙述策略  
描述: 谭恩美(Amy Tan)这个名字对于中国大陆的读者和评论界来说或许还比较陌生,但作为当代美国华裔文坛上的新生作家,她虽然出版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已经引起了美国文学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反响。1989年,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一出版,就在当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排名9个月,并获得了1989年L.A.Times书籍及国家书籍奖,1990年又获得联邦俱乐部书籍奖和加州书评会最佳小说奖,受到了美国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1991年,她的第二本小说《灶神之妻》一经问世,也立刻成为美国最畅
“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建构??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研究
作者: 杨媛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他者   自我   谭恩美   女性   差异  
描述: 谭恩美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本文将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方法去分析其小说。谭恩美小说中的各种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移民后代存在状态的思考,并且她又将这种形象的塑造作为反观自身的参照。总之,在她的作品中,“自我”的形象和“他者”的形象成为两个链,互相缠绕并推进内容。本文以谭恩美的四部作品为对象,分别从几个方面去探讨:第一,从“自我”与“他者”形象的互动中去阐释母女两代人的各种关系形式,并呈现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第二,从叙事手法和想象能力的角度去分析“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伯瑞克·萨迪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西方人   文化资料   女权主义研究   中国妇女   男人和女人   更准确地说   中国女性形象   谭恩美   《花样年华》   没有头脑  
描述: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喜福会》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局限性
作者: 江晓悦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女性   华裔女作家   美国主流文化   汤亭亭   性格特征   喜福会   谭恩美   华裔作家   女性形象塑造   《喜福会》  
描述: 谭恩美是继汤亭亭之后美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华裔女作家之一,她以细腻的手法、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丰富饱满、生动形象的女性形象。《喜福会》是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其最畅销的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与她们的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们追求自由幸福的故事。本文首先对《喜福会》中女性群体的形象做了分类,
论《喜福会》中女性形象的女权理念
作者: 殷燕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章回体小说   华裔女性   文化冲突   谭恩美   女权主义   露丝   美国经典   寻找自我   《喜福会》   民权运动  
描述: "喜福会"特指每周一次的麻将会,是在美华人的母亲们寻求自我的寄托和精神溯源的聚会。[1]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和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专制下母亲的悲苦和母女在美中文化冲突下由冲突走向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