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孤岛上的复仇与救赎:论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马翔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边缘人   叙事主题   张哲   撒玛利亚   暴力美学   艺术创作   金福   漂流欲室   一春   大学美术  
描述: 张哲洙是继朴赞郁、金基德之后,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韩国新生代导演。这位出生于1974年,曾就读弘益大学美术专业的年轻导演,艺术创作深受金基德的影响。张哲洙的电影创作之路,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
原型与叙事:从女性形象塑造看福纳新文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
作者: 金昌庆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电视剧   叙事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   民营电视公司   原型意象   女性形象塑造   艺术创作   文人  
描述: 通过对苏州福纳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新文人电视剧对民族原型的征用、对东方女性原型意象的挖掘、置换和变形而后创作出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的检视与分析,来探索文化创意产
《水浒传》:电视剧对小说的提升
作者: 张弛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情节   名著改编   艺术创作   提升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小说   宋江  
描述: 把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是电视剧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最为常见的就是把经典名著改编成电视剧,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是改编艺术的典型代表。与原著相比,2011年播出的86集
自我画像.条贯穿共和国60年女性美术的叙述脉络
作者: 姚玳玫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社会主义   新时代   自画像   女性创作   艺术创作   自我形象   女性形象   共和国   美术学  
描述: 相关;更有意思的是,这种自画像方式作为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创作的一种图式,一直被保存下来,贯穿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60余年的女性艺术创作之中,构成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现象
现代女性的自我镜像:潘玉良自画像观后感
作者: 吴敏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镜像   自叙传   自画像   女性艺术   艺术创作   现代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自我影像  
描述: 观察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化,无论如何也绕不过性别文化的视角。当女性有机会走出深宅大院闺门绣房,接受新式教育,接触现实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看世界,用自己的心胸体悟生命,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艺术才华得以显现,女性走出被书写、被描绘、被拍摄的"客体"位置,这时候,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就开始了建构,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文化就浮出了历史地表,人类文化也因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让梦想飞翔:浅议安静的油画艺术
作者: 邹跃进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写实艺术   表达艺术   艺术家   初中女生   题材   艺术创作   艺术特征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我一直认为,在写实艺术中,描绘的对象和题材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题材本身所包含的社会、文化,甚至是政治的含义,能够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进而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正是在此意义上,我认为女艺术家安静用写实的油画方式,描绘现代初中女生的形象和生活,应该说在当下写实艺术的领域中,无疑是具有重要的艺术意义的。至少在我所知的描绘
理想与真实:对当下惠安女绘画形象话语的反思
作者: 蔡永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社会关注   理想   新中国成立   艺术创作   惠安女   绘画形象   绘画创作  
描述: 自有图像的年代起,绘画满足人们把想象世界具体化和形象化的作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当绘画的图像与社会的某种认同直接对应起来后,这种普遍化的认同又使得图像很容易成为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回顾中国当代的绘画创作,由图像引发的符号化创作不乏少数,其中,惠安女性的形象一直是艺术界持久的创作主题之一。虽然惠安女的形象
壳:许恒专访
作者: 祝雪霏   李健杰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收藏   摄影作品   艺术家   定位   艺术创作   人类   成长历程   女性形象   男性   电子游戏  
描述: 如果只看许恒之前的作品,的确不知道这个年青人心里的真实想法,采访开始他讲了自己的两个梦,于是我终于明白那些男身女相的作品并非刻意抓取观者好奇与惊叹。人类经过了百万年的进化,我们的心灵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至今还是没有解决那些老祖宗已经提出来的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出生,我为什么是我,我们为什么总是感到寂寞和空虚永远无法满足。他平时常常研究宇宙生命起源、2012、道家禅宗、灵魂出窍……然后转身又可以投入男生都热衷的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中去,不理解的人可能会完全不懂得他的想法,觉得他疯了。但凡事别那么早下定论,听
克利姆特女性人体素描的心理读解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人体   女性欲望   女性特质   艺术家   读解   女性形体   艺术创作   女性形象   男性视角  
描述: 导师推荐语:论文选题具有学术价值,尤其克利姆特绘画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美术界影响较大,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也是热门课题之一,因此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在搜集了大量关于克利姆特生平、时代和作品的文献资料与图像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心理——性别的独特视角,对克利姆特绘画中的心理因素综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和图像分析,探讨克利姆特绘画创作中的无意识因素,并通过与同时代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比较,指出克利姆特潜在的被压抑的本能如何在
消费社会中女性艺术的契机与困境
作者: 顾春花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视角   消费社会   当代中国   艺术作品   困境   身体   中国当代   艺术创作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关于消费社会和女性艺术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开篇就说: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在当代中国,尽管有些学者矢口否认中国已进入消费社会,但依照美国理论家杰姆逊对消费社会的认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