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性自我的折射与催化:福尔斯小说中的贞女形象研究
作者: 张晓华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折射   贞女   他者   荡妇   自我  
描述: 福尔斯在小说中大多描述了男性人物寻求自我的过程,其中女性起到了引导者和催化剂的作用。但是通过分析他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刻画表明,他并非是自己宣称的女性主义者。本文主要探讨作为贞女的女性人物米兰达对男性自我的折射,并揭示福尔斯对待女性人物的暧昧态度。
理想与现实的较量——《觉醒》的一种心理学解读
作者: 袁家丽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自我   本我   超我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探讨了女性渴望性爱、追求艺术及母亲的职责这三个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到了她所设计的女性人物身上。赖斯小姐、埃德娜、拉特诺尔夫人其实是肖邦幻想的一种人格的三种结构而已,分别代表本我、自我和超我。肖邦通过展现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试图为自己也为同时代的女性探索出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从“他者建构”到“自我言说”——论张爱玲对传统文学中怨女形象的改写
作者: 郭子涵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怨女   他者   自我   女性主义   差异性  
描述: 以女性主义理论为依据,探究古今“怨女”形象塑造上的差异性,分析张爱玲笔下“怨女”形象塑造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的阶段性地位以及其产生的影响。
穿梭于社会与自我之间的影像——从铁凝到林白看女性文学的发展
作者: 张岳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镜子   自我   林白   铁凝  
描述: 正面目的异度空间。从铁凝到林白,镜子在小说中发生了由反映社会历史逐步趋向反映女人自我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
通向自我认知的日记体写作:简评《阿娜伊斯·宁日记》
作者: 王旭霞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长   自我   《阿娜伊斯·宁日记》   日记体写作   追寻  
描述: 阿娜伊斯·宁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文学作家和日记作家。她的代表作《阿娜伊斯·宁日记》翔实地记录了她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事件和阶段。它涉及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小说创作理念、女性化书写等多重主题,尤其凸显通过写作日记获取自我认知、不断成长.并最终追寻到最本真的自我
《致橡树》中的女性身份诉求
作者: 胡春苗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致橡树   身份   舒婷   自我   女性  
描述: 舒婷的《致橡树》是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山诗作。爱情是这首诗的外在表现,其实质是女性对自我身份的现代性诉求。诗人对三类不平等传统爱情模式的否定隐喻了其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爱情模式的批判和摈弃。在谋求
女性作品中的自恋与自闭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闭   神性   自我   迷失  
描述: 女性作品中的自我迷恋与自我封闭也是女性写作中寻找“自我”的一种表现。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女性写作 ,在“自我”形象上的姿态是一种“寻找”和姿态 ,是失落之后的重新面对。而 90年代的“自我
论托尼·莫里森小说《慈悲》中的女性主体性:自我寻找之旅
作者: 林亚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自我   《慈悲》   奴役   女性人物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在世界文坛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2008年出版的小说《慈悲》中,莫里森继续关注着女性人物的生存状况。本文以主体性思想为主线探讨了莫里森新作《慈悲》中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女性人物主体性的缺失和重构,揭示了奴役的本质。主体性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表现的是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将自身力量作为主体,并自觉提高自身各项能力。人类主体性会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削弱,本文分析了造成女性主体性缺失的原因:母亲的遗弃、白人文化的侵蚀、精神分裂和父权社会的压迫。而男性的启迪和姐妹情谊在她
女性自我的建构:《快乐的日子》的拉康式解读
作者: 罗发菊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快乐的日子》   象征界   自我   塞缪尔·贝克特   女性  
描述: 从雅克·拉康的“象征界”理论来看,赛缪尔·贝克特20世纪后期戏剧作品《快乐的日子》表面上带有很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但该剧让人印象最为深刻、最能触动人心的正是其中所闪现的关注女性自我的人文精神。一方面
在迷宫中寻找自我:对苏珊·桑塔格的《死亡匣子》的主题研究
作者: 杨倩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   存在主义   《死亡匣子》   桑塔格   精神分析  
描述: 哲学思想,本文试图讨论《死亡匣子》这部小说的“寻找自我”主题。本文将重点分析主人公寻找自我的原因、方式、结果及其局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