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影视广告中性别差异的文化解析与批判
作者: 赵明   来源: 美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视广告   文化解析   社会文化   交互作用   大众传媒   性别差异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男性   性别角色  
描述: 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种现象,影视广告作为最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媒体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对于影视广告中的性别角色问题,一个最基本的解释集中于性别角色形象、商品和作为主要消费者的女性之间的关系。尽管广告中的性别刻画有很多生动的描述,但是对于解释这些性别差异的理论框架的探讨
汤婷婷\莫里森的后现代写作风格与女性主义书写
作者: 丰国林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性别歧视   中国传统   汤婷婷   少数族裔   后现代   社会文化   弱势地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后半期,处于边缘与弱势地位的女性和少数族裔都对造成其遭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文化进行了质疑和重新审视。具有这
浅析王海鸰系列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作者: 李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文化   第三者   思想内涵   王海   文学作品   人类社会   新时代   婚姻家庭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众所周知,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它们作为观察和透视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写照,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家庭观与择偶观都发
《圣经》女性主义阐释与女性定位
作者: 程小娟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经   西方女性主义   社会文化   阐释学   女性定位   上帝   思考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文学文本  
描述: 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
家庭观念的凤凰涅槃
作者: 裴艳艳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科学合理   男性形象   等级制   社会文化   阐释学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家庭观念   文学文本  
描述: 在以往有关文学研究方法论的研讨中,我们根据阐释学的视角理论和西方女性主义有关人的自然性别与社会文化性别理论,提出了文学研究的性别视角问题。视角作为一种阅读阐释文本的角度,关系到对文本意义的发现和阐释
双性社会中的女性艺术——曼谷唐人女性艺术展
作者: 朱其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人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艺术实践   艺术展   当代艺术   展览   社会文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女性形象  
描述: 2006年12月16日至2007年1月17日,由策展人朱其策划的“双性社会中的女性”艺术展,在曼谷唐代唐人艺术中心举办。参加此次联展的艺术家均为当代知名女性艺术家:喻红、陈庆庆、尹秀珍、肖鲁、蔡锦
试论新加坡作家尤今的小说创作
作者: 邵德怀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文文学   女性作家   接受者   王安忆   小说创作   新加坡   社会文化   文体风格   尤今   女性形象  
描述: 五四以来,操持具有明显女性性度特征的笔调,游弋于小说领地的女性作家,在文体风格方面几乎无一例外遭遇过不同程度的阻碍,或者来自现实的血腥击破了她们的美丽梦幻,或者来自本文内部的挑战驱使她们改弦更张。真正能凭藉具有十分鲜明的女性性度特征的风格,在历史上占据较高地位的女性作家,在华文文学宽阔天际中只能说寥若星辰。
教育是有性别的吗?
作者: 廖申展   来源: 师道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师   语文教材   性别文化   中国教育   性别刻板印象   社会文化   性别视角   历史教材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数千年历史积淀的男尊女卑、男优女劣的传统观念已深深浸染了中国的土地,伴随着空气和水吸进我们的身体。对女性的歧视和虐待在现实中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教育这一最不该有这种现象的领域,这一现象却表现得最根深蒂固,以至几乎使我们对此毫无觉察。在现行教材处理上,这种歧视现象随处可见。难道,教育是有性别的吗?
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作者: 蔡翔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模式   贾宝玉   社会文化   爱情故事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男人   传统文化   爱欲  
描述: 清人沈起凤作《谐铎》,开篇《狐媚》,次为《虎痴》。《狐媚》说书生宁某,因闻平阳范氏废园有狐女媚人,只身试之。夜半,果有一美丽女子飘然而至。女以色相惑之,生不为所动,后以书询之,生技痒,终坠其网,盘桓三月,生形销枯立,死。《虎痴》写一霍姓男子因冤狱死,家中无男,女遂立宏愿,如有报其父仇者,愿以身嫁之。越日,有虎咬死仇人,女果嫁之,厮守嬉戏,俨然夫妻。母忧形于色,谓女曰:人兽殊途安可通婚,不意为虎闻之,愤然而去。女曰背德不祥,负恩非福,竟郁郁而终。虎“一日巡视者三”,
情与欲的对立:当代小说中的精神文化现象
作者: 蔡翔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模式   贾宝玉   社会文化   爱情故事   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男人   传统文化   爱欲  
描述: 清人沈起凤作《谐铎》,开篇《狐媚》,次为《虎痴》。《狐媚》说书生宁某,因闻平阳范氏废园有狐女媚人,只身试之。夜半,果有一美丽女子飘然而至。女以色相惑之,生不为所动,后以书询之,生技痒,终坠其网,盘桓三月,生形销枯立,死。《虎痴》写一霍姓男子因冤狱死,家中无男,女遂立宏愿,如有报其父仇者,愿以身嫁之。越日,有虎咬死仇人,女果嫁之,厮守嬉戏,俨然夫妻。母忧形于色,谓女曰:人兽殊途安可通婚,不意为虎闻之,愤然而去。女曰背德不祥,负恩非福,竟郁郁而终。虎“一日巡视者三”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