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207 条
-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
作者:
戴锦华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寻根小说
性别秩序
八十年代
男权文化
新潮小说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女性文化
精英知识分子
-
描述: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戴锦华Thisarticleanalyseshowwomenhavebeenportrayedinliteraryworkssincethe1980s:The“recurence”ofthefemalesex...
-
《落洼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与解读
-
作者:
石寒
来源:
日本研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形式
言源
男权文化
故事内容
传统文本
落洼物语
物语文学
角色定位
女性主义批评
《源氏物语》
-
描述:
《落洼物语》作为日本10世纪末物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本身并不带有多少蓄意的女性意识,但通过女性主义批评的透镜,我们却观察到它谈到了在那个特定时代切关女性生存境况和被动的角色定位的问题。“虚构物语”《落洼物语》是由流传的民间故事加工润色而来的,在其中沉淀有父权制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烙印,其中“落洼”、“继母”和“阿漕”等几个女性形象都在其它传统文本中找得到典型的对比研究对象,由此可以发现传统男权文化文本在话语形式上对女性的扭曲、重塑和压迫。在具体展开论述之前先概括一下故事内容:
-
广告与女性意识
-
作者:
卜卫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现象
女性独立人格
男权文化
性模式
大众媒介
女性意识
广告制作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广告与女性意识卜卫Ifyouviewtheadsinthelightofgenderconsciousness,youwilfindalotofrolestereotypesinthem.Thesestereotypesroughlyfalinto...
-
明清艳情小说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
作者:
刘琦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男权文化
生命意识
封建社会
艳情小说
社会价值取向
女性主体意识
武则天
明清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小说自诞生那天起,就处于以男性文化为主的历史环境中。这一方面是表现为明代中期以前小说的主人公主要是男性;更主要的是这些小说在所展示的人物精神世界的社会价值取向上,也是男性化的,即使有极少数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其精神实质和社会价值取向仍是以男性为中心,它所体现出的思想观念、人生情感、社会心态并不是以女性的角度来切入的,女性形象,即使是主人公,也是男性的代言人,一切社会人生或行为规范,甚至连性活动,都受着男权文化的制约,其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更明显地表现出对男权文化的依
-
张洁小说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特征
-
作者:
武彦君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俄底浦斯情结”
张洁小说
类形象
类型化特征
新时期文学
知识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
祖母绿
《方舟》
-
描述:
张洁是中国新时期女性女学领域的探险者和先驱者。一九七九年,她以一曲《爱,是不能忘记的》倾倒了无数在无爱的婚姻中挣扎的读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爱情婚姻道德观念的论争。从那时起,张洁一直以倔强的姿态,敏锐的女性视角,在她的小...
-
媒介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思考
-
作者:
陆敏
来源:
新闻前哨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功能
男权文化
性别歧视
女性角色
广告创作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父权意识
男权至上
-
描述:
由于文化与媒介深深交联,故媒介通过符号体系表意时,能够而且必然执行着意识形态功能:将种种文化观念予以自然表达,使这些观念在人们心目中获得强化;并且不自觉认同,成为主体的内在期待;从而维系现有文化。所以,媒介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传递着文化、价值观念。媒介广告也不能例外。当人们日益慨叹广告之强大渗透力时,大概已深切体会到现代广告具备的另一功能——除表层功能:“推销商品”之外的深层功能,如英国学者威廉姆斯所言的“创造意义结构”。
-
论女性自我生命选择——也谈《寒夜》
-
作者:
张沂南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女主人公
曾树生
男权文化
文学作品
汪文宣
巴金
女性自我
《寒夜》
女性形象
-
描述:
论女性自我生命选择——也谈《寒夜》
-
论《玉台新咏》的男权文化特色
-
作者:
袁韵
来源:
文学前沿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文化特色
孔雀东南飞
文化传统
男权中心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从独尊儒术的汉代到崇尚程朱理学的宋代这一千多年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儒家的男尊女卑观念作为支配两性关系的核心观念,成为整个封建伦理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这一观念为核心形成的男权文化传统,渗透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情感方式、审美意识、道德价值取向的各个方面。产生于男权社会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男权的价值刻度衡量世界、表现生活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南朝徐陵选编的
-
“图腾”与“禁忌”——张承志男权文化的神话
-
作者:
何向阳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哲学
男权文化
禁忌
形式实验
张承志
图腾
妇女观
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
无可避讳
-
描述:
就思想观念而非形式实验而言,我以为,中国当今文坛作家最先锋者当推张承志。他对存在意义探求的深刻,人生哲学思索的渺远,对生活信仰宗教般的虔诚、认真以及毫无怨悔的执着理想及由此带来的英雄气魄曾令包括我在内的一代青年折报。但即便是在这一系列堪称“前卫”的作品里,我们依然看得见那团因时代、历史、民族或个人等因素凝成的阴影,这层浅淡的不为人注目甚至向来被熟视无睹、略而不计的阴影也足可化作凝重的墨迹,在未来的时日里掩盖掉这位作家堪称前卫的思想光亮。这就是二十世纪一开始就无可避讳的妇女观问题,也是张承志试了几次都未能最
-
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
-
作者:
戴锦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导演
叙事模式
男权文化
当代中国妇女
中国大陆
当代中国电影
主流电影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
描述:
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的电影戴锦华1.引言当代(1949年──)中国女性所遭遇的文化困境似乎是一种逻辑的谬误,一个颇为荒诞的怪圈与悖论。一个在五四文化革命之后艰难地浮出历史地表的性别,却在她们终于和男人共同拥有了辽阔的天空和伸延的地...
<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