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革命的女斗士,历史的记录者:艾丽斯·沃克《梅丽迪安》的文本解读
作者: 常丽平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文本解读   黑人女性   白人社会   白人文化   美国黑人   黑人文化   艾丽斯·沃克   迪安   民权运动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当代文坛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但小说是她创作的重点。到目前为止,沃克共出版了7部长篇小说,先后刻画了30多位黑人女性的形象,充分显示了她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怀。艾丽斯.沃克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在其创作生涯中,基于她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她既要表现一个以白人为中心的社会中黑人的境遇,又要表现一个
A Mirror of Their Own:Representation of the Female Body in Sex and the City
作者: Lingling   MIAO   来源: 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英文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焦虑   生存困境   男权文化   都市   女性观   女性气质   自身价值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生命意义  
描述: 一本文通过细读美剧《欲望都市》文本中对于女性身体大胆的另类呈现,主张其作为一面女性主义的镜子,反映了女性的身体焦虑和生存困境。此外,该剧塑造的独立、自信、积极追寻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同时勇敢追求身体愉悦的都市女性形象,挑战了传统男权文化中主流媒体对于女性身体以及女性气质的话语呈现,为女性观众开启了通向自我认知的重要渠道,并以镜像方式赋予女性面对自己、掌控生活的力量和信心。
性别文化建构视阈中的文学想象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想象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魔术师  
描述: 杨映川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青年女作家,但从她的审美经验和叙事姿态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把她完全归类到"70后"女作家的阵营中。与一般的"70后"女作家相比,杨映川的小说创作没有步"美女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后尘,无法认
从《驯悍记》看凯瑟琳娜“悍妇”形象
作者: 孟召军   沙丽华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文艺复兴   喜剧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故事   莎士比亚   聪明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一、莎士比亚的《驯悍记》简介作为莎士比亚早期的戏剧作品,《驯悍记》是一个情节极为滑稽有趣的故事。故事中聪明的男主人公迎娶了坏脾气的富家女凯瑟琳娜,在两人的生活中,由于凯瑟琳娜的任性,从新婚生活开始,对两个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凯瑟琳娜不把自己的新婚丈夫彼特鲁乔放在眼里,处处与他作对,聪明的丈夫为了改造自己的新婚妻子想出了一条绝妙的计策,从而最终将这个骄横任性的富家女凯瑟琳娜改造成了一个温柔贤惠的贤内助。这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戏剧故事中充满了众多吸引人的元素,莎士比亚用自己充满感情的笔触将凯瑟琳娜的刁蛮任性与彼特
不幸婚姻下的扭曲反抗——浅析《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形象
作者: 常艳红   来源: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形象   男权文化   不幸婚姻   《小二黑结婚》   扭曲   贤妻良母   三仙姑  
描述: 在中国的男权文化中,存在着一种隐藏得很深的歧视,即反向歧视。首先,它歌颂女性的一切表现和她们的传统角色,并且把这些表现和角色视为是女性天生就有或者自然擅长的,于是女性的形象被固定化为贤妻良母,使得与贤妻良母表现出不一致的女性受到不公正的歧视和压迫,让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和一个其实不存在的“自我”作斗争。
“红娘”形象分析及其当代意义
作者: 霍伟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是非分明   男权文化   张生   王实甫   现实生活   《西厢记》   崔莺莺   经典形象   形象分析  
描述: 红娘,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着力描写并极力塑造的一个经典形象,在《西厢记》中,她无疑是最有趣、最讨人喜爱的女性形象,她爽利、泼辣、直率、善良、淳朴的性格,富于正义感、责任感的精神,十分可爱、可敬,几令女一号崔莺莺黯然失色。然而,红娘并不仅仅定格在戏剧文学作品之中,而是走入了历代读者的心,走进了现实生活,以至于长久以来,"红娘"不仅成为了一种职业,也衍
我国女性期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阳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期刊   男权文化   社会性别理论   大众文化   性别歧视   中国妇女   《女友》   保健品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形态  
描述: 为了迎合大众,广告总是利用消费者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符号来推销商品,即使是一瞥之中,读者也可以感受到广告内容,接受其信息。广告中有三个永恒的主题:婴儿、动物和美女。有人甚至提出这样一个口与:广告一商品十女人(杨斌,1996)。因此,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格外值得关注。大众文化如何表现女性是女性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广告在大众文化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因此,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广告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进而能理解媒体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而且对我们从性别角度研究传播现象及规律,提供了另一
告别性别“战争” 寻找人类精神“原乡”——对“她世纪”中华女性文学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压迫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原乡   西方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人类精神   知识女性   战争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是站在文学"她世纪"的起点上,对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华女性文学进行回眸与反思、观察与分析。以国内与海外女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例,论述当代中华女性文学发展与性别、商业、消费的多重复杂关系。重新审视男权文化"性别怪圈"对两性造成的心理压抑,西方女权主义与性别理论的局限造成的断裂、错位与遮蔽。进而从中华女性文学的深层关联、精神互动与审美个性中,发现其新生态、新走向、新愿景,以及对世界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
向父权社会宣战:美狄亚形象分析
作者: 毛虹方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复仇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美狄亚   社会标准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歌队  
描述: 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塑造成温柔体贴的形象,但是欧里庇德斯的戏剧《美狄亚》却打破了这一成规,用新的视角阐释女性的个性与生存,塑造了一个不符合男权社会标准的女性——美狄亚,整个剧本围绕美狄亚的复仇展开故事。
《搜索》:消费时代女性主体研究
作者: 刘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沈流   波伏娃   absolute   男性欲望   现代性   中所   当代女性   时代女性   女性主体性  
描述: 一现代社会,在经济和社会身份这两个方面,男性依旧操纵着话语权。对女性依然是从男性欲望的角度出发来塑造女性形象的,正如西蒙·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所描述的:"女人完全是男人所判定的那种人,所以她被称为‘性’,其含义是,她在男人面前主要是作为性而存在的。……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the essential)相对立的次要者(the inessential)。他是主体(the subject),是绝对(the absolute),而她则是他者
< 1 2 3 ... 13 14 15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