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472 条
-
《春桃》的魅力
-
作者:
阎奇男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桃》
许地山小说
戏剧
魅力
反传统思想
丈夫
爱情
传统观
第二者
王八
-
描述:
许地山的短篇小说《春桃》发表在1934年《文学》3卷1号。就它的思想艺术魅力来说,是很独特的。可谓许地山小说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得的珍品之一。过去似重视不够,近年来有了较多的注意和较高
-
安娜·卡列尼娜与简·爱形象比较浅议
-
作者:
宋建峰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主人公
形象比较
上流社会妇女
列夫·托尔斯泰
罗切斯特
简·爱
爱情
贵族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
-
描述:
一八四七年,《简·爱》以它深沉蕴籍的力量震撼了整个英吉利海峡傲慢守旧的人们,二十年后,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也同读者见面了。岁月的苍桑,人世的浮沉,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两部作品不仅没有消失或褪色,相反,却以它深刻的社会内容,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以及广阔的异域生活画面,起各国学者和人民的珍视。尤其是作者倾其心力刻画出来的两个女性形象,凝重而厚实地描叙了十九世纪中期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曲折道路。尽管这两个女性形象最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但在她们成长的过程中
-
试论莎菲女士的心态结构
-
作者:
赵巍
来源:
承德师专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显
小资产阶级
心理个性特征
孤独意识
爱情
莎菲女士
寻求意识
心理世界
潜意识心理
心态结构
-
描述:
丁玲笔下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形象莎菲,它那动人心魄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她那执着倔强的人生追求,她那热烈大胆的爱情渴望……,可以说是二三十年代小资产阶级女性浓缩了的身影。本文想对莎菲的心态结沟,从多种角度加以剖析,进一步窥视出那个时代知识女性心理深层结构的机制。
-
才女——鲍西娅形象谈
-
作者:
晓岚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高利贷者
匣子
新女性形象
丈夫
爱情
莎士比亚
巴萨尼奥
-
描述: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一系列新女性形象中,鲍西娅是最富个性特色、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她不仅以自己的聪明睿智挣脱封建枷锁,而且还勇敢地参与社会斗争,解决了男子汉大丈夫们无法解决的“一磅肉”的难题。
-
悲剧:原始情欲与现实的冲突——浅谈尤金·奥尼尔笔下的四位女性
-
作者:
孙晓红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代戏剧史
戏剧家
欲望
尤金·奥尼尔
生活中
现实生活
母亲
原始情欲
爱情
-
描述:
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曾经说过:“戏剧于我意味着生活——生活的实质和生活的翻版……而生活本身即为抗争,通常又是失败的抗争;因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阻止我们实现自己的梦幻和欲望。”于是就注定要产生悲剧。奥尼尔这里所说的“生活”,无疑是指现实的生存空间,人与之打交道的社会。而“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则为原始情欲。两者之间的冲突,构成奥尼尔笔下家庭悲剧的主线,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得到完整体现。
-
论奥菲利娅
-
作者:
陈伯通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菲利娅
矛盾冲突
鲜花
恶势力
性格特征
爱情
莎士比亚
玫瑰
哈姆莱特
评论家
-
描述:
奥菲利娅也许要算是莎士比亚女性形象中最引人同情的一个了。德国诗人海涅称她为“可怜的奥菲利娅”;英国批评家赫士列特把她叫作“五月的玫瑰”,“过早萎谢的鲜花”,说她是“几乎纤巧动人得不能加以讨论的人物”。(《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17页)大约是因为过分沉浸于同情之心,历来论家谈到这一形象大多语焉不详,未作细致分析,生怕有损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整体印象。
-
爱与恨交织的生命之歌——鸣凤投湖的悲剧美
-
作者:
周芳芸
宋光成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鸣凤
生离
巴金
黑暗王国
爱情
悲剧美
抒情独白
爱与恨
死别
觉慧
-
描述:
巴金说:“我要写一部《家》来作为一代青年的呼吁,我要为过去的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代那许多做了不必要牺牲品的年轻女人叫出了一声‘冤枉’”,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控诉”。在巴金精心刻画的被损害与被侮辱的青年女性形象中,鸣凤也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她聪明、美丽、纯洁、善良、无私。巴金把这个少女作为真善美来歌颂的。 鸣凤,这个十六岁的婢女,“七年以前,也是在下雪的时候,一个面貌凶恶的中年妇人从死了妻子的她父亲那里领走了她,送她到这个公馆里来”,从此,开始了苦难的奴隶生涯。然
-
一个“以恋爱为职业”的女政治家--试析莎士比亚笔下的克莉奥佩特拉
-
作者:
朱兴民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报信人
女王
女政治家
罗马
安东尼
凯撒
试析
爱情
莎士比亚
-
描述:
在各国的戏剧舞台上,出现过不少以罗马统帅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唯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最为人们所称道。它被西方学者称作莎士比亚的第五部重要悲剧,克莉奥
-
爱的呼唤,美的毁灭——玛格丽特与陈白露比较
-
作者:
万莹华
来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茶花女》
《日出》
玛格丽特
美的毁灭
杜瓦
上层社会
爱情
曹禺
陈白露
-
描述:
打开东、西方文学史,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女性形象呼之欲出地凸现于我们的眼前。从古到今,从中到外,这些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无一不对美好的爱情、自由的人生有着执著的追求和激情的呼唤,但是,在传统偏见阴影
-
《天边有群男子汉》──象诗一样美
-
作者:
王正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礁
碰撞
太阳
大陆
祖国
爱情
天边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战士
-
描述:
?对爱情有什么憧憬?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在发出什么样的欢笑?流着什么样的热泪?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碰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