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戏剧报】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张瑞芳说--蔡金萍是“一位有前途的青年演员”
-
作者:
李涵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福利会
青年
分寸感
表演艺术
观众
演员
形体动作
女性形象
花木兰
历史剧
-
描述:
在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新近上演的一台历史剧中,二十岁的青年演员蔡金萍在《木兰替父从军》里扮演花木兰。金萍恰当地调动和运用了本人的气质因素,并努力寻找与人物相吻合的形体动作,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具有古朴美的英姿勃勃的女性形象,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看了这出戏,对金萍的表演表示赞赏,并认为她是一位有前途的青年演员。金萍对花木兰的塑造,分寸感掌握得比较得当。木兰是位志向不凡的英雄,但毕竟又是个十五岁的少女。在戏的前半部分,金萍让人
-
《天边有群男子汉》──象诗一样美
-
作者:
王正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礁
碰撞
太阳
大陆
祖国
爱情
天边
女性形象
剧作家
战士
-
描述:
这里是天边,金色的太阳很大,很亮,很热。这里是四周汪洋的弹丸之地,叫火岛。“这里没有树木,这里没有姑娘”,只有六个当兵的。我国土地辽阔,人口十亿,有谁会想到在那远离大陆、象针尖般大小的珊瑚礁上的六个人呢?这六个当兵的微不足道,不为人所知,然而他们的心里时时都在想着我们大伙啊!为了祖国的安全,他们抛却故园和亲人,甘愿在荒岛上吃苦,甚至不惜献出青春和生命。那么,他们对社会有什么看法?对人生有什么追求?对爱情有什么憧憬?他们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们在发出什么样的欢笑?流着什么样的热泪?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碰撞和
-
“婆子”的丑与美
-
作者:
萧盛萱
来源:
戏剧报
年份:
196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夸张
花旦
表情动作
妇道
抹子
肥大
丑与美
女性人物
西施
-
描述:
“婆子”(也称“丑旦”)是京剧丑行中的重要一行,演的是一些女性人物。“婆子”分两种,扮年轻的妇道的称彩旦,如《凤还巢》中的程雪艳、《能仁寺》中的赛西施等;扮老太太的称婆子,如《拾玉镯》中的刘妈妈、《铁弓缘》中的陈母等。这些人物在扮相上,大多穿着肥大的裤袄(也有穿帔的)和“抹子”(肥大尖头的花鞋),有的抹彩贴片子,有的清水脸梳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