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性格决定命运:子君和树生之比较
作者: 焦树芳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寒夜   伤逝   爱情悲剧   人物对比   人性缺陷  
描述: 《伤逝》作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毁灭。《寒夜》作于1945年,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伤逝》和《寒夜》都是典型的五四式恋爱,而且是现代爱情婚姻的典型悲剧,本文主要从女性人物对比分析她们各自导致爱情悲剧的根源,细读文本我们将从人物自身寻找原因,揭示人物性格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命运,分析鲁迅和巴金笔下人物启蒙的连续性。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
作者: 任英英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悲剧   悲剧命运   严歌苓   生存悲剧   女性  
描述: 本论文是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命运的研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始终倾向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由于作家本人特殊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她更善于在各种极端的环境中塑造女性形象,这使她笔下的女性往往要应对各种苦难与创痛,她们的人生呈现出浓重的悲剧色彩。本论文从女性悲剧命运这一角度入手,从生存和爱情两个方面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命运进行解读,体现女性生命的柔韧与顽强,彰显其母性般的仁爱与宽厚以及其心灵的崇高与伟大。本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一、引言。简要介绍严歌苓的生平及创作,梳理其作品的研究现状。二、严
试论王尔德爱情悲剧的美学意味
作者: 雷微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味   王尔德   爱情悲剧   死亡   女性  
描述: 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创作体裁丰富,涉及诗歌、童话、小说、戏剧等。在这些作品中,王尔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美神”意味的女性形象;但所有贴上“美神”标签的人物在被神圣爱情光环笼罩的同时,也迎来死亡的结局。本文以王尔德作品中因为爱情而死亡的女性为对象,通过爱情与女性与死亡的内在关联,探讨其爱情悲剧的文化精神与美学意味。 本文认为,王尔德作品叙事模式的一大特征,即表现为女性因爱情而死亡。这些美丽的女性浪漫多情,死亡却成为她们爱情的宿命。但是,王尔德通过抽空这些女性的社会属性
试论《红楼梦》主旨
作者: 毛自成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角色群   毁灭   人性美   爱情悲剧   《红楼梦》主旨   时代悲剧  
描述: 《红楼梦》再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大家庭盛极而衰的过程,描写了宝黛钗爱情悲剧和婚姻悲剧,又以众多女性形象作为主要角色群,从而揭示了作品主旨:对封建社会的合理性和永久性提出了怀疑,表现人性美及其被压抑毁灭的时代悲剧。
谈戏曲舞台上的殉情女性形象
作者: 张萍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爱情悲剧   流行歌曲   女子   杜丽娘   爱情故事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中国戏曲   汤显祖  
描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因嵌进流行歌曲里而唱熟唱滥的古诗,最初所挽悼歌颂的对象竟是一对专一不渝、为情而死的动物。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郊外看到一只大雁被箭射落,它的伴侣绕尸三匝长唳哀鸣,最后一头撞死在石壁上。诗人的胸中震荡不已,挥笔写了这首[摸鱼儿]词。人世间,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使萍水相逢的青年男女一见倾心,甚至有人为情而生,为情而死。世界上的情痴比比皆是,仅以中国戏曲中的人物形象而论,不胜枚举。
论林黛玉和简爱唯美爱情对中国女性之启迪
作者: 刘秋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唯美   爱情悲剧   十九世纪   罗切斯特   林黛玉   十八世纪   女性形象   简爱   中国女性  
描述: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不朽巨著,它们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中国上层贵族没落的社会生活,它具有"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的地位,也有人认为它是曹雪芹的自传体小说。《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它通过一个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自尊自强,勇敢抗争,敢于追求纯真爱情的女性形象。
浅析金庸笔下的爱情悲剧类型
作者: 罗爱华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莫   生死相许   金庸   乔峰   爱情悲剧   义薄云天   爱情小说   郭靖   张无忌   程灵素  
描述: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我们展现了波澜壮阔、险象环生的江湖,塑造了诸如郭靖、乔峰、张无忌等义薄云天的英雄,也勾画了无数多愁善感、以爱为生、为爱而死的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作者: 马宇晗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失真   爱情悲剧   历史语境   《伤逝》   男性社会   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  
描述: 话语霸权下女性形象的失真——由两性关系谈《伤逝》爱情悲剧的根源
阶级差异下的爱情悲剧:曼斯菲尔德小说《鸽子先生和鸽子太太》主题探析
作者: 叶逸潇   来源: 剑南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雷吉   曼斯菲尔德   爱情悲剧   中产阶级家庭   女性解放   时代女性   蜚声文坛   安妮   社会问题   令人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生于新西兰,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蜚声文坛的一位短篇小说风格大家。曼斯菲尔德以其独有的细腻和敏感刻画了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心路历程,塑造了许多令人称道的经典新时代女性形象,对女性解放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文学的解救之道。1921年发表的
一曲柔情与贞烈的颂歌
作者: 魏文晶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焦仲卿   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爱情悲剧   剪裁方法   刘兰芝   女性形象   我国古代   爱情自由  
描述: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其以繁简交错的剪裁方法,生动传神的对话,以及托物起兴、铺张排比等手法展示了刘兰芝、焦仲卿从相爱到相离直至殉情的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吃人的本质,热情歌颂了人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伟大精神。该诗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性鲜明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 诗歌开篇便以刘兰芝的口吻向读者展示其良好的个人素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结合后来兰芝见焦母之前的外貌描写,
< 1 2 3 4 5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