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流行歌曲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 条
我国流行歌曲 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作者:
黄东英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流行歌曲
描述:
形象研究 等领域至于从社会性别观点出发运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对大陆流行歌曲 中的女性形象进行 系统研究的论文至今
中国流行歌曲 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大陆上世纪90年代为例
作者:
黄东英
吕波
来源:
新闻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上个世纪90年代一些上榜的流行歌曲 进行抽样分析,通过对歌词、音乐、歌手形象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陆的流行歌曲 中仍然存在传统的性别陈规定型;流行歌曲 的商业化倾向决定其利用女性形象作招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变迁等问题。
近二十年台湾华语流行女性情歌中女性形象析论
作者:
邓伊耘
来源:
东吴中文线上学术论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第二性
女歌手
描述:
第一节 就要爱了吗?-未与爱情相遇前的形象
一、被动求爱的等待者
二、主动追求的探险家
三、保持距离的观察员
第二节 祝我幸福-处於爱情中的形象
一、沉溺爱情的幸福形象
二、坚持付出的信徒形象
三、陷入困境的矛盾形象
第三节 试着了解,自己、对方-情变中的形象
一、热情不再,而寻求解决的协调者
二、遭人介入的弱者
三、介入他人的入侵者
第四节 爱,没有错-结束爱情关系之後
一、自怜自艾的宿命者
二、领悟释怀的自省者
三、重新出发的勇者
第五节 其他:同性之谊
歌声中摇曳的女人花——流行歌曲 中的女性形象探讨
作者:
曾琪
杨菁
来源:
中国科教博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古至今,人们都愿意把女人比成鲜花,女人也乐于以此自喻,因此流行歌坛上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夜来香》到当今主流歌手所吟唱的《百合花》、《女人花》等无一不是以花为媒,勾勒出女性的风情万种,同时也传达了她们对人生和爱情的不同态度,然而,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人如花,赞美的是女人美丽、芬芳、充满感性的生命状态,遮蔽的却是社会对传统女性被动、依附的弱者地位的认同,揭示的是生存空间对女性意识、身心的伤害和压抑。
中国大陆流行歌曲 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96-2006)
作者:
张纯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意识
流行歌曲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当前大众文化镜像的流行歌曲 ,当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能够为我们进一步考察女性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处境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1996年至2006年期间东方风云榜、华语榜中榜榜首十名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 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林炳华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文化
流行歌曲
性别
描述: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和文化身份理论,借鉴女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当代(即2000年至2011年)流行歌曲 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对当今三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流行歌曲 排行榜—即“全球华语
社会性别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内地华语流行音乐
作者:
张姝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流行歌曲
性别刻板印象
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描述: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有关社会性别的意识形态,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社会性别结构,体现着特定的社会权力关系,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而流行音乐作为体现当代社会心理和精神症候的重要文化现象,其中存在着大量的性别信息,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理解现实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的绝佳背景,因此,对流行音乐进行社会性别研究,把性别问题置于当代大众文化的语境中考察,对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和社会性别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与西方和港台相比,中国内地鲜有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的系统专著,近年来虽然已经有部分论著开始从性别
解读江蕙流行歌词中的性别意涵
作者:
戴慈容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意识型态
流行歌曲
江蕙
唱片工业
描述:
本研究從女性研究的角度出發,探討江蕙台語流行歌曲 歌詞文本所傳達的性別意識型態,並透過解讀歌詞文本的探析,檢視台語流行音樂的性別意涵。研究發現江蕙台語流行歌曲 歌詞展現多元層面的女性意涵,在接合傳統的性
台湾华语流行女性情歌研究:1987~2010
作者:
邓伊耘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词人
流体艺术
华语
流行歌曲
女性歌手
女性形象
第二性
描述:
本文主要根據法國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埃萊娜•西蘇(Hélène Cixous)的「陰性書寫」、以及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1932~)《此性非一》(Ce sexe qui n’en est pas un)的描述,探討二十多年來女性歌手主唱的歌曲,歌詞中女性依賴與附屬關係到獨立與自我認知的形象變化,俾使對流行華語歌曲中的女性形象有更深刻的認識。對傳統女性而言,愛情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天命所在,
谈戏曲舞台上的殉情女性形象
作者:
张萍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舞台
爱情悲剧
流行歌曲
女子
杜丽娘
爱情故事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中国戏曲
汤显祖
描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因嵌进流行歌曲 里而唱熟唱滥的古诗,最初所挽悼歌颂的对象竟是一对专一不渝、为情而死的动物。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在郊外看到一只大雁被箭射落,它的伴侣绕尸三匝长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