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曹禺前期剧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李芳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魅力   女性人物   爱情自由  
描述: 曹禺的剧作被称为是“人物心灵的艺术”,他一生都在探索着人,探索着人生,探索着人类,探索着人的灵魂。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形象的塑造。
浅析曹禺前期剧作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李芳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魅力   女性人物   爱情自由  
描述: 曹禺的剧作被称为是“人物心灵的艺术”,他一生都在探索着人,探索着人生,探索着人类,探索着人的灵魂。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形象的塑造。
19到20世纪欧美文学女主人公心路寻迹
作者: 杜鹃   来源: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肉和谐   人格独立   爱情自由  
描述: 本文通过对 19到 2 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的分析 ,描绘出文学女主人公从争取婚姻自主、爱情自由 ,到追求人格独立、男女平等 ,直至进入两性爱的最高之境的精神探索的轨迹。
与命运抗争的两朵善恶之花——论《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形象
作者: 吴春飞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婚姻平等   爱情自由   弃妇   复仇意识  
描述: 自古以来,女性们对传统奴役地位的反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古希腊文学中的美狄亚与中国古诗《氓》中的弃妇就开创了传统女性反抗男权专制,反对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先河。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这两个女性形象的共同意义还在于表达了古代妇女对男权社会的猛烈反抗,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也同时表现了一种悲剧命运中所产生的惊世骇俗的复仇意识。
试论元杂剧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徐静   来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捍卫尊严   元杂剧   妇女形象   正义   反抗礼教   爱情自由  
描述: 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典范。尽管她们性格迥异,身份不同,但都不同程度的展现了自主意识,在她们追求爱情、反抗礼教以及捍卫尊严和正义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对元杂剧中具有典型性格特征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和评析,指出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深刻的历史功绩与现实意义。
一曲柔情与贞烈的颂歌
作者: 魏文晶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焦仲卿   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爱情悲剧   剪裁方法   刘兰芝   女性形象   我国古代   爱情自由  
描述: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其以繁简交错的剪裁方法,生动传神的对话,以及托物起兴、铺张排比等手法展示了刘兰芝、焦仲卿从相爱到相离直至殉情的爱情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和吃人的本质,热情歌颂了人们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与人生幸福的伟大精神。该诗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性鲜明并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 诗歌开篇便以刘兰芝的口吻向读者展示其良好的个人素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结合后来兰芝见焦母之前的外貌描写,
在人间播种“爱”──论乔治·桑式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慧君   来源: 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平民女性   女作家   妇女解放   社会主义   贵族女性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爱”   爱情自由  
描述: 在人间播种“爱”──论乔治·桑式的女性形象陈慧君乔治·桑是19世纪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女作家,也是一位轰动当时法国社会的叛逆女性。她一生为争取妇女解放而不懈奋斗,既以她那非同凡俗的作品,也以她那骇世惊俗的行动,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谱写了一篇现...
竞相开放的爱情之花--谈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春荣   来源: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玛丽亚   妇女形象   十九世纪   小说集   俄罗斯文学   女性形象   卫国战争   普希金   爱情自由  
描述: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史,是一条瑰丽多姿的艺术画廊里,在这个画廊里有许多各具丰姿异采的优美妇女形象.被誉为“俄罗斯文学魁首”的普希金首先开创了塑造优秀女性的先河.1830年的金秋,是普希金创作的丰收季节.他完成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接着又神速地写成了散文化的《别尔金小说集》.小说集描写了当时社会
谈谈对安娜悲剧的看法
作者: 刘绿宇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宗教观   看法   资产阶级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   卡列宁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爱情自由  
描述: 安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一个迷人的女性形象,自作品问世一百多年来,安娜悲剧的原因成了人们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读者和评论家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拟就这一论题也发表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同行和外国文学爱好者。笔者认为,安娜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性格、社会压力及作者的宗教观等促成了安娜的悲剧,形成了产生安娜悲剧的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论新女性陶岚
作者: 陆文采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柔石   莎菲   陶岚   爱情悲剧   新女性形象   个性解放   五四时代   爱情自由   理想与现实  
描述: 在“左联”五烈士中,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要算柔石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力作《二月》里的陶岚,几乎已成为人人皆知的新女性形象。1962年谢铁骊同志把《二月》搬上银幕,陶岚的形象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电影《早春二月》遭到批判,有的文章,还涉及到柔石的《二月》。一直到新时期后,才对《早春二月》有了全面的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