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索菲亚】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另类的索菲亚:析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中的叛逆女性形象
-
作者:
邓淑贞
来源:
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
索菲亚
女性
-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批不同于传统圣母型的叛逆的新女性形象,她们崇尚自我、骄傲自尊甚至歇斯底里.在"救赎"这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命题中,她们的命运暗示了圣徒式男性拯救女性这一神话的破灭,并最终揭示出自我拯救才是女性的出路.
-
此岸与彼岸的融合——论《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
作者:
武晓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美
神性美
永恒女性
索菲亚
-
描述:
"永恒女性"形象与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索菲亚学说"联系在一起。索洛维约夫将"索菲亚"发展成为一种学说,并给"永恒女性"主题注入了宗教想象的激情。梅列日科夫斯基秉承这一传统,对"永恒女性
-
另类的索菲亚
-
作者:
邓淑贞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陀思妥耶夫斯基
索菲亚
女性
-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批不同于传统圣母型的叛逆的新女性形象,她们崇尚自我、骄傲自尊甚至歇斯底里。在“救赎”这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命题中,她们的命运暗示了圣徒式男性拯救女性这一神话的破灭,并最终揭示出自我拯救才是女性的出路。
-
歧视下的反抗与新生:《紫颜色》中索菲亚形象分析
-
作者:
陈晶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颜色》
女权主义
黑人女性
索菲亚
女性文学
-
描述: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该书通过对一系列的女性人物的塑造揭示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以及她们的觉醒和反抗,其中反抗意识最为强烈的便是索菲亚这一
-
言语行为理论视阈下艾丽斯·沃克_紫色中男权话语的显现
-
作者:
胡慧珍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言语行为理论
《紫颜色》
艾伯特
索菲亚
-
描述:
进而致使不同局面出现。《紫颜色》作为其代表作,文中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话语之中流露出的男权思想笼罩了整个故事。本文将选取艾伯特和索菲亚之间的对话,以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
-
从《紫颜色》中的典型黑人女性形象看黑人女性的解放
-
作者:
张严秋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我不知道
最底层
经济独立
市长夫人
生下来
活着
黑人女性
索菲亚
艾丽斯·沃克
格格不人
-
描述: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形象地刻画了三个典型的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索菲亚和莎格。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出黑人妇女在父权、夫权、性别、种族及阶级的歧视与压迫下的真实生活状态及内心世界。一、西丽:觉醒与
-
打造“千面女人”
-
作者:
阮晓晶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顿
斯特里普
爱丽丝
女性角色
银幕形象
一个女性
难以捉摸
霍夫曼
海底针
索菲亚
-
描述:
有人说"女人心,海底针",可见女人的心思是非常难以捉摸的。所以,要塑造一个成功的女性银幕形象也相当有难度。不过也并非人人害怕这种挑战,三位男导演迈克尔·霍夫曼、弗兰克·米勒和蒂姆·波顿就准备"迎难而上",他们将各自尝试不同年龄段女性角色的塑造,小到天真浪漫的爱丽丝,大到知性、智慧的文豪夫人。他们力图证明:塑造一个女性形象,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困难。
-
你,有这样的勇气吗?
-
作者:
朱钧铃
来源:
求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这个世界
林青霞
珍妮姑娘
《乱世佳人》
苔丝
人能
罗切斯特
命运之神
索菲亚
张曼玉
-
描述:
我很喜欢意大利女星索菲亚·罗兰,只因为她在自己的传记里这样写道:"很多人嫌我嘴唇太厚,屁股太大,但是,我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在我眼里,它们不是缺点,而是特点。"放眼这个世界,有多少人能像索菲亚
-
丁香园奖揭晓
-
作者:
兆童
来源:
世界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马内奇
丁香园
体操项目
拉封
文献出版社
创作奖
此番
体操运动员
索菲亚
对话体小说
-
描述:
法国女性文学创作奖——丁香园奖近日揭晓,罗拉·拉封的小说《从来不笑的小共产党员》(法国南方文献出版社)拔得头筹。身份为作家、歌手和作曲人的拉封女士是法、俄、葡萄牙等多国混血儿,在索菲亚、布加勒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