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妹娃”如何过得河:读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
作者: 关纪新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精神家园   多民族   女作家   栖息地   民族文化   土家族   文化生态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面对着中国多民族的文学现实,我们时常获得的一个深刻感受,即文学乃是文化的栖息地,文化又是民族的栖息地。一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实为该民族之命脉所系。土家族,地处我国版图的华南腹地。然则就其所处的文化生态而言,却又颇似沈从文笔底的湘西苗民,世代被遮蔽在遥远氤氲的"边城"氛围之下。
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
作者: 徐妍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主性叙述   女儿性   意向性   《后花园》   体恤情怀   个性特征   萧红   印象性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
底层视野下的女性经验:由新世纪女性写作谈起
作者: 王志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新世纪   底层女性   女性人生   王安忆   社会底层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写作   女性美学   小说  
描述: 受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旨在以女性独特的角度和经验来建构女性美学的"躯体写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主要形态。这里的"女性经验"往往以身体为核心,勾连起一些被视为禁忌的女性记忆和遭际,包
女性的风采和悲哀——简评张洁的《方舟》
作者: 邓映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揭示   事业   妇女   奋斗   张洁   解放   作品   女性文学   男人   小说  
描述: 过去我读过张洁的《方舟》,现在又重读,觉得这是女性文学中别具一格的作品,觉得这是一部使人回味、让人思索的小说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21世纪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女权主义   文本   文学特征   女性问题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相对于“女权主义”,我提出“后女权主义”,尽管说“后”这一前缀已经令人深恶痛绝,但缺乏这一前缀我们还难以对大量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或命名。在进入21世纪之际,性、性别、女性,这些有区别但也有更多联系的语汇走进大部分作家的叙述视野,这其中,作为对既往性别文化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同时又是世界性思潮对中国影响的结果,“女权主义”的声音似乎格外响亮。但是消费时代的女性问题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加以表现的?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文学中的社会性别想象为什么会在当下被如此“叙述”?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
新书物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男生女生(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流光   军人   爱情   角色扮演   故事   物语   所有人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接力出版社新年力荐王海鸰、饶雪漫两位女性文学领军人携手力推年度小说新人余思首部长篇《细雨湿流光》隆重上市经典节选:"到我二十二岁那一天,我们就去领结婚证吧。"何铮说过的这句话在最初的时候带给季雨巨大的感动,让她在初尝爱情的时刻感受到了一望无际的温情,而那时候他们才在一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热恋中的男
从中性写作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兼谈池莉的婚姻爱情观
作者: 肖方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文学   《来来往往》   婚姻爱情   女性主义写作   作品   女性文学   小说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从中性写作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兼谈池莉的婚姻爱情观
创作随想
作者: 蒋子丹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世界妇女大会   散文的心   女性作家   女作家   性别特征   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学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创作随想蒋子丹小说与散文说实话,我真正认识散文喜欢上散文的时间并不长,以前一贯引小说为本人正业。假如遇上谁对我说你的散文比小说好,我就听成你的小说不怎么样。我在简历中一直把1983年发表的小说当作处女作,其实1978年我已经发表过一篇回忆我父亲的散文...
对陷阱中人类生活的探究:斯好小说解读
作者: 薛南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情   追问   追求   内心   散文创作   探究   荒诞感   女性文学   小说   生命意义  
描述: 斯好早期的散文创作总是带着脉脉温情去描画生活和大自然,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但进入90年代之后,其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人生的艰难困苦、现实的平庸委琐、人性的冷峻严酷的感受取代了她先前对爱和美的不懈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存在的荒诞感,对“我”是谁的反省,对个人内心的审视,成为她创作的主题——如果说对自我的关注甚至爱怜是90年代女性文学的基本倾向,那么,从对生活的积极肯定到对生活的怀疑和质询则构成了斯好的风格个性。
女作家虹影的自我救赎
作者: 钟夏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女作家   母亲   中国女性文学   学费   饥饿   英国   男人   小说   自我救赎  
描述: 虹影,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小说《饥饿的女儿》享誉世界文坛,被称做"脂粉堆里的英雄"。最近,她再推新作《好儿女花》,该书带有半自传的性质,其中"二女共事一夫"等情节,使人们对虹影的婚恋生活高度关注……
< 1 2 3 ... 21 22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