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红楼梦》三章
-
作者:
刘晓波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红楼梦
内心
悲剧人物
尤三姐
解读
环境
尤二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
描述:
晓风残月何似剑——解读《红楼梦》人物之尤三姐晓风、残月,自是极至的人间美景,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竟是另一番境界和寓意。一个人的处境即使有与生俱来的优越和保障,生命最终也会随风而逝,普通人的命运哪一个又不是晓风残月般的脆弱?至于意志中如"剑"的追求和愿望又该抱以怎样的期待呢?对于尤三姐这个悲剧人物,古往今来赢得敬重,因为她的死,刚烈而果绝。应该说尤三姐的死,不是因由情感,而是因由环境,这恰恰使尤三姐不同于一般女性形象。
-
善缘成韵:阿云嘎小说创作的艺术精神
-
作者:
宋生贵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艺术精神
人与人
蒙古族
文学创作
作品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
描述:
阿云嘎先生是一位低调的作家。所谓"低调",是就其处世状态而言,特别在涉及一己功利方面。所以,他对自己的创作及作品从不张扬,也不愿意让别人去张扬。这与他的做人风格是一致的。虽然说大千世界,人生万象,各有千秋,但就作家而言,我还是更赏识那些有内涵而不张扬者。我一直有一个比较固执的看法,认为太能张扬的人是做不了作家的,起码不可能成为有气候的作家,更与大作家无缘。
-
女性文字力量的回归:浅析余翠荣作品
-
作者:
侯伊玲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阅读
命运悲剧
女性命运
故事
作品
女性文学
力量
-
描述:
五月的内蒙古,时常,沙尘在飞扬。在一个刮着风沙的春日下午,我安静地合上了《今夕何夕》,结束了近十多天时间的阅读。细读余翠荣《今夕何夕》,同是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我为之欣然、为之感动。《今夕何夕》这本书中承载着一个个关于女人的故事,一个个关于命运悲剧的故事,这些女
-
“妹娃”如何过得河:读土家族作家叶梅的小说
-
作者:
关纪新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精神家园
多民族
女作家
栖息地
民族文化
土家族
文化生态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面对着中国多民族的文学现实,我们时常获得的一个深刻感受,即文学乃是文化的栖息地,文化又是民族的栖息地。一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实为该民族之命脉所系。土家族,地处我国版图的华南腹地。然则就其所处的文化生态而言,却又颇似沈从文笔底的湘西苗民,世代被遮蔽在遥远氤氲的"边城"氛围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