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作者: 李徽昭   李继凯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言   鲁迅   小说叙事   女性命运  
描述: 本文尝试将叙事学与社会学紧密结合起来,对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书写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鲁、莫作为中国现当代两位杰出作家,先后塑造了诸多值得深思与探究的女性形象;在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生产生活、身体与性表达三方面,鲁、莫深刻书写了男权社会女性的艰难处境与命运状况,不同的是,莫言以多元繁复的长篇叙事形式强调了生命本能的自然释放,他笔下的女性拥有了更多的身体支配权、经济权;鲁、莫笔下的女性命运状态与各自的文学立场、女性观及叙事风格有关,二者以他者化的男性视角,为女性命运发展提供了一种审视路径,也创设了各自具有个性化
文化. 人物. 叙事:林语堂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刘亚丽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叙事   文化表达   女性形象  
描述: 时至今日,林语堂在人们心中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作家,关于林语堂的研究也日益全面深入。作为林语堂研究的一部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试图通过对林语堂小说的研究,从整体上系统地探讨林语堂小说中的三大要素——文化、人物、叙事之间相互矛盾纠缠的内在关系,以填补林语堂小说研究在这些方面的空白。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林语堂的小说。论文首先简单梳理了林语堂在文化研究、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林语堂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论文主体部分第二章分类分析了林语堂小说中的一些典型女性形象:“完美型”女性形象姚木兰、艾斯与杜柔
梅娘小说简论
作者: 包学菊   来源: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小说叙事   两性形象   家庭伦理   梅娘  
描述: 在聚焦与解读梅娘小说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对她笔下的两性形象世界、家国图景和小说叙事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由文本细读出发,提出孤独、寂寞是梅娘小说女性形象的基本生存状态和普遍心理特征,并分析了这种精神气质的表征与成因。同时发现梅娘又是以男性批判的视点来看取和塑造“父”与“夫”的,其中隐喻着她对男权传统的反叛。除了两性婚恋、家庭生活,梅娘还将笔触伸向纷繁世相的底层,揭示了更为深广的国家、社会图景。她小说的独特叙事艺术表现在善于运用多种叙事视角、创造了一系列“水族”意象等。
英语世界莫言作品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作者: 于桢桢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占鳌   莫言   红高粱   女性主义文学   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小说叙事   男权思想   女性解放   英语世界  
描述: 随着西方现代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繁盛,越来越多的莫言研究者尤其是其女性研究者开始关注莫言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女性形象。《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成为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文本,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我奶奶”戴凤莲与“母亲”上官鲁氏也以其极具代表性的形象成为英语世界莫言作品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的核心人物。《红高粱家族》中的“我奶奶”戴凤莲这一人物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在莫言小说中研究
现代“新女性形象”小说叙事的诗化特征
作者: 李树槐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叙述者   书信体小说   新女性形象   小说叙事   《伤逝》   个性解放   叙述方式   婚姻自由   《莎菲女士的日记》  
描述: 现代“新女性形象”小说叙事的诗化特征
历史深处的暗流涌动:《花影》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作者: 陈锦琪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影   男性形象   男性角色   人物命运   叶兆言   大宅   象征意味   小说叙事   形象解读   书写历史  
描述: 《花影》是叶兆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相比较其中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妤小姐的描绘,为数众多的男性角色的重要地位也不容忽视。对男性形象的描绘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具有象征意味,也更鲜明地体现了叶兆言小说书写历史的特殊风格
无限的女性心理学:陈染论略
作者: 陈晓明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女性爱欲   性心理学   小说叙事   陈染   《与往事干杯》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自恋主义   内心生活  
描述: “她模模糊糊激动起来:我就住在这儿,只有这儿才是我的家,我的窗子外边,是白天里被树枝切碎的大阳,和那天离我而去的不熄的眼睛。” ——陈染:《饥饿的口袋》 这就是陈染的文字,是一些关于她自己的纯粹叙述.没有人象她这样执拗地把自我的内心生活展示出来,我坚信这就是她写作时借景,这就是她存在的场景。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观望陈染的写作,观看这个人是如何一如既往在“自己的屋子”里写作;如何“专注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埋头走路……”(《(潜性逸事)·代跋》)。她很欣赏卡夫卡说过的那句话:“真正的道路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
新世纪中国现实的审美想象:2010年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扫描
作者: 张丽军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内容   生活   作者   医患矛盾   小说叙事   故事   女性形象   医生   社会问题   现实主义文学  
描述: 六六的长篇新作《心术》(《收获》2010年第4期),依旧是直面有"热度"、有"难度"的社会问题——"医患矛盾"。小说以一家上海三甲医院里颅外科医生们的工作情状、生活困惑、情感纠葛、医患纷争为艺术表现内容,详尽披露了医生与病人、医生与社会、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鲜为人知而又复杂难言的多元关系。小说的艺
一个“红色女人”的浪漫主义想象:论李凖的小说《李双双小传》
作者: 李正红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双双小传   人性美   李凖   革命话语   小说叙事   生存智慧   十七年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时代女性   女性生存  
描述: 在十七年文学中,李双双作为一个“红色女人”红极一时,她一方面有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红色品质,另一方面又具有向传统陋习挑战、争取女性话语权的性别要求。这样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女性形象由于被置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办公共食堂等背景之下,因此备受后代批评家诟病。但李双双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新的两性关系诉求等特质,不但使这个形象具有了独特的言说身份,而且还凸显出特定时代的作家对女性的浪漫主义想象。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主体把自己长期受到现实逆境压抑而产生的愿望与理想,不自觉地投射到某一客观对象物上去,并通过移情作用来
消费社会中的文学叙事:“坏女人”形象的审美想象意义
作者: 陈晓明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妇女形象   消费社会   当代文学   女子   小说叙事   文学叙事   写作   女性形象   当代小说  
描述: 引言:消费社会对文学想象的影响消费社会以大都市为其空间,以城市的街道为其背景。消费社会同时也可以定义为后工业化社会,它与工业化社会的区别就在于, 前者是以制造业为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金融资本、技术创新、服务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