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叶兆言】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男性视阈下的“女性书写”:叶兆言小说创作简论
-
作者:
郭运恒
张刘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叶兆言
女性书写
-
描述:
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女性书写”往往与“女性写作”等同起来,专指女性作家以一种女性的语言来进行自己的写作实践,强调妇女与身体的关系,而将男性作家的创作排除在外。真正的文学创作应体现出两性对话关系,女性文学也不例外,一味地强调性别对立将使得我们无法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索女性文学的发展。个人的独特经历、吴越文化的浸染、书香世家的熏陶以及阅读经验的影响决定了叶兆言对于女性的认识与其他作家是不同的。
-
男性视阈下“女性”书写:叶兆言小说研究
-
作者:
张刘明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视阈
“女性”书写
叶兆言
叙事话语
-
描述:
苏姗·格巴在《“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中指出,作为“他者”的女性,在男性作家笔下实际上是一种带有作家意识形态的“雕塑品”,而未能成为践行意识形态的“雕塑师”。然而,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群体的洞察、描写、塑造以及想象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它弥补了女性作家创作中“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出现的盲点。本篇论文的目的也正在于此,通过对叶兆言整个创作历程的梳理研究,勾勒出其作品所呈现的独特的女性世界;通过纵横向的比较性研究,彰显出其创作中“女性”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这无疑将对探究男作家的女
-
苏童叶兆言小说中女性形象比较
-
作者:
李瑞华
来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人性
叶兆言
苏童
女性形象
-
描述:
江南温润多情的地理文化氛围造就了江南的青年才子们梦幻感伤的叙事风格。那种伤感、怀旧、精雅、女性化的方式使得他们几乎都成为描写女性的高手,女性在他们的笔下各自显现出富有魅力和意味的侧面。作为江苏作家领军人物的苏童和叶兆言更是以他们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而驰誉文坛。但目前学界对二人的创作风格存在简单归类的问题。本文试从具体文本出发分析两位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比较二者创作的异同,通过对同一主题体现出的两种迥异的想象图式,展示江苏作家的文化归趋和多元风貌。
-
历史深处的暗流涌动:《花影》中的男性形象解读
-
作者:
陈锦琪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影
男性形象
男性角色
人物命运
叶兆言
大宅
象征意味
小说叙事
形象解读
书写历史
-
描述:
《花影》是叶兆言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相比较其中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妤小姐的描绘,为数众多的男性角色的重要地位也不容忽视。对男性形象的描绘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具有象征意味,也更鲜明地体现了叶兆言小说书写历史的特殊风格
-
阳光下的苏童
-
作者:
蔡婷
占月
来源:
健康必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坐拥书城
文学启蒙
叶兆言
爱文学
苏州城区
《水浒》
长篇小说
文学创造
女性形象
叶圣陶
-
描述:
1963年1月,苏童出生于苏州城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与同是南京作家的叶兆言显著不同的一点是:叶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叶至善、祖父叶圣陶均为文学大家,从小便坐拥书城的叶兆言,走上文学创造道路在许多人想象中是顺理成章的事,而苏的家中仅有《三国》、《水浒》等廖廖可数的几本书,更谈
-
热烈庆祝中国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20周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20周年掠影
-
作者:
暂无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颁奖会
张炯
叶兆言
中国女性文学
毕飞宇
女性文学研究
承办者
中西文论
-
描述:
1女性文学委员会代表团2008年访美合影于费城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兼任女性文学委员会第一任会长张炯教授342003年在哈尔滨举行的中国女性文学奖颁奖会会场52009年第九届研讨会上部份学者会场留影(6)2011年中外学者在第+届研讨会的中西文论之夜上热烈交锋72007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