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电视剧《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鲁楠   来源: 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视剧《红高粱》由郑晓龙执导,改编自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该剧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初,九儿和余占鳌在山东高密大地上,用生命谱写的一段关于爱与恨,征服与被征服,充满生命力的近代传奇史诗。剧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具有鲜明个性,本文通过女性主义理论来分析了剧中不同类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消解与建构——以《红高粱》为例
作者: 顾志娟   陈燕霞   孟令男   高佳斌   岳汀   来源: 新闻春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名著改编   女性主义  
描述: 从五、六十年代电视媒介在中国的兴起开始,由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红高粱家族》是莫言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迅速红遍中国。2014年,由郑晓龙执导、赵冬苓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首播,在北京卫视收视率占同时段的二分之一。但同时,电视剧也引起了对剧情、演义等方面较大的争议。《红高粱》在《红高粱家族》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编,本文试图从文化和女性主义角度理解电视剧对原著人物形象的消解与建构。
《红高粱》:一个女人的成长与蜕变
作者: 黎亮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成长蜕变   研究分析   戴凤莲  
描述: 随着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根据其著作改编的《红高粱》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关于《红高粱》的主题与关键人物当属“我的奶奶”戴凤莲。在莫言的笔下,戴凤莲不仅仅是普通女性的化身,更体现出敢爱敢恨,勤劳勇敢,坚韧执着,英勇顽强等优良品质,与其从大的层面说红高粱是民族与国家的苦难抗争史,不如从小环境定义为“奶奶”戴凤莲的成长与蜕变史。本文主要选取红高粱的女性人物——戴凤莲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完成了人生的成长与蜕变。
格雷马斯叙事语法中的女性人物——以电视剧《红高粱》为例
作者: 杨由之   来源: 视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格雷马斯   矩阵符号   叙事语法   女性人物  
描述: 格雷马斯把文本分析分为两个层次,即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指在义素层上的行动模式,他把行为模态划分为产生欲望、具备能力、实现目标和得到悬赏;而在深层结构的研究方面,格雷马斯引入了“符号学矩阵”概念,由此建立了叙事语法。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其对新女性崛起的态度描述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批判获得了受众的认可。本文以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为视角,从结构层面对该影片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从而解释作品的经典性及女性人物的突破性。
坚强的女性,不朽的人生——福克纳和莫言代表作之女性主义比较
作者: 吴博   来源: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   莫言   红高粱   女性主义  
描述: 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和莫言在世界文坛中有着令人瞩目的地位。通过两人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和《红高粱》中的对比发现,作品中的创作背景,写作手法、女性主义以及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底蕴均具有惊人的相似性。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位作家的创作,而且也能更好地了解两位男性作家的女性观,对于我们思考当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及女性男性化的社会现象也带来一定的启发。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描绘
作者: 孙萍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红高粱   莫言小说   女性人物形象   中国乡土   传统女性形象   文学殿堂   语言艺术   女性形象塑造   形象描绘  
描述: 引言从乡村走出来的莫言,有着一颗谦卑的心,他对中国广袤的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基础,铸造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文学殿堂。莫言有着独特的东北乡土语言气息,他的家乡高密东北乡的土壤里孕育着丰厚的语言艺术魅力,从而让其小说创作获得了巨大的原动力。在他的作品中
浅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晓宇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余占鳌   山东高密   莫言   红高粱   五年级   小说风格   女性命运   女性生存   鲁迅文学  
描述: 一、莫言及他笔下的女性形象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小学五年级便因"文革"辍学,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到1981年才开始了其创作生涯,其创作中曾明显受到作家威廉·福克斯及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红高粱》是莫言在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曾获多个奖项,如1986年"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全国优秀中篇中小奖等。莫言在1989年秋进入鲁迅文学研究生班学习,是我国新一辈作家中非常有活力的代表作家之一。
莫言与福克纳家族系列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以红高粱家族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为例
作者: 李溱   屈琼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占鳌   艺术道路   莫言   红高粱   文学创作   少年时代   乡土作家   创作艺术   家族系列   约克纳帕塔法  
描述: 一、引言从莫言和福克纳的作品里,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位不同地域的作家在他们的艺术道路上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热爱文学并热衷于文学创作的两个乡土作家,他们小时候都深受民间故事的熏陶,可以说,他们的少年时代都是在民间文学传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创作艺术上,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莫言擅长在生活场景上构想,福克纳更善于描写人物的内心。在写作的主题上,两人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是都在通过自己的作品揭露社会、文化、政
遮蔽与还原―解读《红高粱》与《棉花垛》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晓润   来源: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高粱   还原   身体   棉花垛   遮蔽   女性形象   性别差异   战争  
描述: 通过对莫言的《红高粱》与铁凝的《棉花珠》中女性形象的解读,文章分析了《红高粱》中的“我奶奶”、“玲子”等女性形象对女性历史、女性身体、女性言说的遮蔽及《棉花垛》中的“乔”、“小臭子”等女性形象对历史女性的还原,辨析了不同性别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鲜明的性别差异,以期促进女性主义的研究。
英语世界莫言作品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作者: 于桢桢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占鳌   莫言   红高粱   女性主义文学   作品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小说叙事   男权思想   女性解放   英语世界  
描述: 随着西方现代女权运动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繁盛,越来越多的莫言研究者尤其是其女性研究者开始关注莫言作品中较为突出的女性形象。《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成为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核心文本,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我奶奶”戴凤莲与“母亲”上官鲁氏也以其极具代表性的形象成为英语世界莫言作品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的核心人物。《红高粱家族》中的“我奶奶”戴凤莲这一人物自诞生以来就成为在莫言小说中研究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