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妇女、培力与公民社会:以新移民女性中文班志工为例
作者: 吴怡佩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运动组织   志工   公民社会   妇女   新移民女性中文班   妇女运动   培力   社会参与   新移民  
描述: 本文以南洋台灣姊姊會「新移民女性中文班」的志工為對象,進行個案研究,與既有的公民社會理論或論述對話,探討何為公民社會?以及公民社會與性別、族群的關係。歷經女性主義和後現代論者的批評與反省,我們都同意「公民」並非單一而是複數,然而,極端的強調公民間的個別差異,卻又瓦解了性別、族群、階級等具有社會學意義的分類。簡而言之,公民社會應該是由許多不同身份的群體所組成,而非五花八門原子化個人的集合。因此,本文將分析焦點放在組織或團體的尺度,區分出「志工企業家」及「小就是美」兩種組織的形式。前者注重效率,強調人力資源管
父权党国的传声筒?-中共妇联组织的决策与政治宣传(1985~2004)
作者: 陈慕仪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宣传   父权   妇联   妇女运动   党国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女性主义   妇女工作  
描述: 為了解中共婦聯的角色定位,本研究從政治宣傳與決策過程出發,以內容分析法對1985-2004年全國婦聯的政治宣傳主要媒介「中國婦女報」加以檢視。其次,由於婦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每次會議均有工作報告與決議。本研究對其文件作內容之分析,以了解婦聯組織之決策。 本研究問題意識在於,中共婦聯組織實際擔任的,是黨的婦女政策傳聲筒,還是婦女利益的代表者角色。另外,雖然至今在自主性「婦女運動」發展過程中,婦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召開後,是否仍只能侷限在執行婦
妇女运动先驱者李文宜
作者: 茅于兰   来源: 炎黄春秋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连续剧   女干部   上海   李文   妇女运动   先驱者   中央电视台   罗亦农   周恩来   领导人   中共   地下党  
描述: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周恩来在上海》电视连续剧中,观众可见到,周恩来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罗亦农被捕杀害之后,亲手将罗的一份遗书转交给上海的一位地下党女干部,遗书简单地写着:“望你学我之所学”。这位女干部就是当时罗亦农的新婚妻子李文宜。
从母亲角色争议看第二波美国妇女运动中的种族歧视
作者: 俞彥娟   来源: 新史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racism   种族歧视   black   motherhood   the   黑人妇女   母职   性别歧视   women's   妇女运动   feminism   sexism   母亲角色   movement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一九六○年代到七○年代初期,美國第二波美國婦女運動中白人女性主義者對母親角色採取負面批判的態度。她們挑戰母親是女性宿命(destiny)的傳統觀念,爭取女性有「不作母親」的權利。然而,同一時期黑人女性主義者卻爭取保障作母親的權利?為什麼女性主義者之間有如此大差異?種族歧視扮演什麼角色?種族歧視如何影響婦女運動中母親角色爭議?本文希望能從黑、白女性主義者的「母親角色」爭議中,探索種族歧視可能扮演的角色,藉此瞭解美國婦女運動和母親角色的複雜關係。並點出以性別為唯一訴求的婦女運動的侷限性,以及性別、種族和階級
台湾亲属法的女性主义法学发展-以夫妻财产制为例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中正大学法学集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权益不平等   民法亲属编的改革   女性经验   女性主义法学   妇女运动   性别生活   女性法律主体   权力不平等   社会理论与政策   亲属法   夫妻财产  
描述: 近年來台灣民法親屬編修正頻繁,親屬法背後的基本預設與價值理念也面臨多方的挑戰。其中女性主義法學的實踐與法理發展,已然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以婦運主導的民法親屬編改革為例,論述女性主義法學的在地發展,這發展可以說儼然建構了以法律促進性別平等的具體實踐,其一方面引發法律平等與不平等的具體爭辯,另一方面促成婦運藉由法律邁向性別正義的可能性,而其社會意涵必然要結合政治歷史的面向加以觀察。 此外,本文以夫妻財產制的修正為中心,探討女性主義法學如何賦予台灣親屬法新的發展面向。這包括三個面向,第一個面向論及以社會運動的方
新书点击
作者: 暂无 来源: 社科新视野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的年代》   《黄河文化史》   学生运动   书评   妇女运动   工人运动   《1968年   《中国经济   司法改革   增长的极限》   《运送正义的方式》  
描述: 新书点击
台北市娼妓管理办法之研究(1967-1999)
作者: 洪婉琦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病     色情   妇职所   扫黄   性观光   特定营业   妇女运动   娼妓   女性主义   卖淫  
描述: 本文除緒論外,第一章討論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前政府對於娼妓所實行的管理辦法,說明臺灣娼妓業的發展與臺灣墾荒時期的開發的密切相關性,娼業多聚集於商船往來頻繁之處,在台北地區且隨著河床的淤積而使娼業興盛的地點有所轉移。臺灣一些特殊的社會環境如:男多於女、婚姻論財、「寬於婦責」以及社會的舊慣和陋習等促成「臺地多娼」的現象,進一步造成臺灣變相的娼妓來源。臺地屢見婢女、童養媳、養女等被逼為娼的情事,從當時留下的契約(紅契、白契)與官員的文字記錄中皆可見端倪。面對社會多娼、民風淫亂以及因宿娼而引發的一些治安問
性别教育政策的形成:从行政院教改会到九年一贯课程改革
作者: 謝小芩   李淑菁   来源: 研究台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education   gender   妇女   movements   性别平等教育   curriculum   equity   reform   教育改革运动   women's   women's/gender   妇女运动   两性平等议题   studies   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   九年一贯课程   性别研究   policy  
描述: 本文討論1995-1999年間,台灣性別教育政策的進展,並申論此一進展乃婦女運動、教育改革運動與婦女/性別研究三組動力,交互激盪,滲入國家政策形塑過程而得以形成。本文首先勾勒自1987年解嚴以來,作爲民主運動重要環節的婦女運動及教改運動的訴求與發展、作爲學術新興領域的婦女/性別研究的知識生產活動與性別教育政策三者之間的關係。其次,本文聚焦於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報書》中「落實兩性平等教育」的政策建議,與1999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將「兩性教育」列爲重大議題之課程政策兩
姚名达与女子书店、《女子月刊》
作者: 徐柏容   来源: 中国编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931年   停刊   创刊   月刊   商务印书馆   妇女杂志   “五四”   运动后   发行   主编   妇女解放   女子   姚名达   妇女运动   书店   妇女生活   20世纪30年代  
描述: 20世纪30年代初,承“五四”运动后兴起不久的“妇女解放”、“妇女运动”势头,上海出现了“女子书店”这样一家独树一帜的书店,并发行《女子月刊》,为妇女解放奔走呐喊。当时,老牌的《妇女杂志
< 1 2 3 ... 174 17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