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面向女性自我到面向广阔社会——三四十年代中国妇女文学的嬗变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丁玲   三四十年代   女性自我   葛琴   作品   女性文学   革命文学  
描述: 20年代末到三四十年代,是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妇女文学创作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坛笼罩在浓重的政治斗争气氛之下,以反对封建压迫、要求个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启蒙主义的“五四”新文学,其主潮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为以争取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为旗帜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革命文学,女性创作也在此背景下呈现了新的风貌。如果从文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主要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作为划分文学发展阶段的依据的话,可以说,以题材的社会性、思想的革命性为重要特征的三四十年代妇女
我所见到的豹:从当代女性诗歌看妇女文学
作者: 刘冰   李明   来源: 丹东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性视角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女性诗歌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   诗歌语言  
描述: 我所见到的豹──从当代女性诗歌看妇女文学刘冰,李明哈佛大学一九七九年版的《美国当代文学》把妇女文学作为专章论述,今天看来算不上惊世之举,但它成为一个先例、一个开端载入文学史册却是不容忽视的。正如作者伊丽莎白·詹威开篇写到的:“任何一个写文章评论妇女文...
当代娜拉的困惑——美国当代女性小说一瞥
作者: 黄丹   来源: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玩偶之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当代文学   女权运动   女性文学   男权中心社会  
描述: 易卜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所写的名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而告终,标志着她与丈夫为代表的男权中心社会的决裂,发出了妇女解放的呼喊。然而一百多年后,娜拉出走后的道路却是崎岖不平的。 美国当代文学,从七十年代后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
论“两性共体”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两性人   共体   文学创作   男性叙述   性别差异  
描述: 由于女性文学批评的兴盛而提出的“两性共体”构想,在国内文坛颇有影响。文学上的“两性共体”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文学的最佳境界。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两性共体”问题:一是辨析了西方女权批评所标举的“两性共体”概念,认为它并不排斥性别差异;二是论证了“两性共体”并不符合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也不能承受来自创作实际的挑战;三是指出了如果用它去要求文学而可能产生的弊端。
当代德语妇女文学主题思想初探
作者: 黄克琴   来源: 外国语文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发展轨迹   女作家   妇女文学   妇女解放运动   父权文化   德语   主题思想   作品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通过部分当代德语妇女文学作品的介绍和浅析,着重探讨德语国家当代妇女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这一时期妇女文学的主题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现象与性别
作者: 乔以钢   来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guo   wen   妇女文学   xian   nv   xue   现代文化   文学研究   dai   fu   zhong   中国文学   文集   hua   现代文学   中国   现代  
描述: 本书收录33篇论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现象与性别研究为核心,探讨、阐述了不同作品中性别叙事或女性观念的特点、性质与流变,试图为更加深广的文化与性别视角下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挖掘出更加丰富独特的价值。
< 1 2 3 ...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