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589 条
-
透过《今天过得怎么样》看贝娄的女性观
-
作者:
曹艳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男权中心意识
女权主义
《今天过得怎么样》
-
描述:
当代美藉犹太人作家索尔·贝娄以描写男性犹太知识分子而闻名.但是作为一位男权中心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都带有明显的父权社会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主观曲解.贝娄的男权中心思想在其短篇小说《今天过得怎么样》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
从边缘走向中心-解读《占有》中拜厄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朱净之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中心
-
描述:
特在小说中展示了被男权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心理空间,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男性中心地位,提出了女性最终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女权主义思想。
-
从女权主义角度分析苔丝的形象
-
作者:
潘莹莺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女权主义
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父权意识
-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悲剧力作。本文主要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分析苔丝形象,并通过对女权主义的兴起、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广泛兴起
-
宗教改革时期西方女性生存状况研究
-
作者:
陈光华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女权主义
宗教改革
《第二性》
巫术
-
描述:
波伏娃对早期现代阶段的女性命运研究聚焦于法国,对宗教改革对于女性命运的影响基本没有关注。这场思想改革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固化了她们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弱势地位。作为一场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思想革新运动,宗教改革确立的女性形象影响了她们几个世纪的生活,它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人文精神都没有能够在女性命运中得到充分体现。
-
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两性社会关系
-
作者:
王志钧
来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对平等
广告文化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完整人格
-
描述:
”的状态,表达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期待和价值规范。本文试图透过日益强烈地影响文化时尚乃至整个大众文化价值理念的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来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归宿;扬弃女权主义平等与差异之争,从完整人格意义上寻求女性的解放(或说两性的解放)以及广告文化的发展趋势。
-
她们的历久弥香:欧美文学中的女性
-
作者:
杨静
杨帆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品
欧美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
-
描述:
在欧美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无数位不可忽视的女性形象熠熠发光.本文通过对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女性作家及其以女性为代表创作的作品的简述及分析,得出结论,女性文学也已成功的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反叛与平衡:评《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性呼声
-
作者:
李有华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女性意识
女权主义
《呼啸山庄》
女性文学
-
描述:
《简.爱》通过女主人公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曲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世俗压力、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形象,冲击了男性中心社会的妇女观念,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觉醒女性的抗争。而《呼啸山庄》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恩萧追求真我,挑战父权制湮没女性身份的家庭天使观念,为在文化教育、伦理道德和婚姻上摆脱父权制不惜以死抗争。从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的著作中,分析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她们渴望自由的呼声。
-
遮蔽与张扬:新中国女性电影的主题变奏
-
作者:
高力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意识形态
中国电影
女权主义
男性中心
-
描述:
从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角度审视:新中国的电影在女性伸展与解放的体貌下,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潜抑力与整合力。在这两种合力的遮蔽下,女权的内蕴、女性的意识和独立的女性品格却缺损到几乎无可辨认的境地。我国新时期
-
追逐与退却——论乔治·桑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张丹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乔治·桑
自由
女权主义
平等
矛盾
-
描述:
在许多人眼里,乔治·桑是十九世纪法国女权主义运动的代名词。她塑造了数个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女性形象,而本人更是身体力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她又从不承认自己是女权主义者,并拒绝成为其代言人。那么,乔治·桑究竟有没有女权主义思想?她算不算女权主义者?本文将对此作出解答。
-
女权主义与民族文化的融合——谈托妮·莫里森的民族女权观在《秀拉》中的体现
-
作者:
李瑞英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托妮·莫里森
民族文化
女权主义
民族女权主义
-
描述:
莫里森的《秀拉》塑造了三个典型的黑人女性形象:伊娃、秀拉和内儿。伊娃是民族文化承载者,秀拉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内儿是黑人文化传统的保守者。通过三个形象,莫里森表达了自己的民族女权观。
<
1
2
3
...
31
32
33
...
57
58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