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的媒介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睿
来源:
电视指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女性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
描述: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反映了父权制下,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受到绝对控制,形成了依附、顺从的性格特点,失去了自我意识。本文试图以影片为文本,从故事的时代背景出发,揭示媒介制度是如何使女人变成"女人"的,并探讨当代女性如何在隐蔽的权力架构中重获自我意识、掌握话语权、获得独立解放。
-
译者的性别意识与翻译实践——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呼啸山庄》两汉译本对比研究
-
作者:
赵莉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性别意识
-
描述:
在女权运动和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共同推动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形成并快速发展,其主要观点是译本和原文文本地位平等,女性译者可以通过改写原文实现话语权并维护女性的形象和地位,主张采用女性主义的翻译策略,打破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隐身的观念,将译者的性别意识显现出来。
-
当代新疆维吾尔族女性文学的女性话语透视———以小说为中心
-
作者:
徐梅
张海燕
来源:
喀什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维吾尔族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以来,维吾尔族文学得到飞速发展,女性文学也随着发展起来。女性话语从声音微弱到日益丰富,是当代维吾尔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在维吾尔女性文学中,尤其是在小说中,女性话语突出表现在女性自我存在空间的建构、对固有社会身份的僭越、在当代社会重构女性生存意义并实现自我生命价值这些层面上。维吾尔女性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话语,建立起维吾尔女性的话语系统,建构了女性文学丰富的精神内蕴。
-
试分析乌利茨卡娅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
-
作者:
赵静
段士秀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利茨卡娅
女性话语
代表作品
-
描述: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俄国涌现出了大量的女性作家,女性文学的崛起成为俄罗斯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女性作家乌利茨卡娅的生平及其家庭带给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她代表作品中的女性话语,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妇女杂志》与中国现代女性话语转换——从主编更迭的角度考察
-
作者:
王鑫
来源:
中国出版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就田
王蕴章
章锡琛
女性话语
妇女杂志
-
描述:
本文将民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女性刊物《妇女杂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杂志主编更迭形成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取向和特征进行分析,呈现1915—1931年媒介中女性形象的流变,和媒介如何通过女性话语回应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思想变迁,以及《妇女杂志》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重构女性社会图景的重要意义,并在矛盾中找到女性解放自身的力量。
-
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
作者:
赵卫东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以女性话语作为基本手段对抗男权话语的控制,形成了女性文学特有的女性话语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仅仅体现为一种性别言说行为,没有也不可能上升到语言本体论的高度,体现在人与性别、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女性话语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境。为此,关注性别言说的空间位置,探索性别言说实践过程中的美学转换和美学效果,或许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和谐对话的有效路径。
-
女性话语的困境与突围——新时期女性文学话语策略研究
-
作者:
高娓娓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位置
女性话语
困境
美学转换
话语策略
-
描述:
文章以新时期女性小说为文本对象,从话语策略的角度剖析了女性话语模式的阈限性,指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具体作品,探索了走出女性话语困境、实现两性对话的方法路径。
-
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王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反思
乔叶
女性审美
-
描述:
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
-
电影《蓝色茉莉》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形象
-
作者:
杨淑芳
杨锐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爱生活
下午茶
上层社会
女性话语
在底层
少年时代
寄养家庭
不如意
女性特征
知识女性
-
描述:
《蓝色茉莉》中主要塑造了茉莉这个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美丽优雅但又充满矛盾的一位女性形象。她受教育程度很高,是一位典型的知识女性。一直处于上流社会的茉莉,对爱情、生活要求、婚姻的需求非常独特,可以说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女性,但其的生活非常坎坷,丈夫对爱情的背叛,对她的不忠,使得茉莉的情感世界完全倒塌,而之后对对生活的选择,可以说她已经完全失去了一切。故事的最后丈夫事业失败,随后自杀而亡,养子也弃她而去,甚至
-
一个人的战争——从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语言谈起
-
作者:
赵仕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波伏娃
王安忆
女性话语
《烦恼人生》
陈染
不谈爱情
张洁
女性写作
林白
-
描述:
一、导火索二十世纪对于置身中国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动荡与彷徨,颠覆与重建的时代。西方的女权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西蒙·波伏娃和伍尔夫的作品和理论,如《第二性——女人》,《一间女人自己的屋子》等对女性写作产生了直接又深刻的影响。二、短兵相接的三个阶段新时期女性话语权力的呼唤清晰而大胆,急切而焦灼。80年代初的一些女作家似乎摒弃了女性的精致细腻,以自己的“雄性”显示出锐不可当的气势,意欲与男人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