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细读《一间自己的房子》
-
作者:
刘婷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话语
双性同体
异化
-
描述:
《一间自己的房子》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伍尔夫是女权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考察妇女的创作,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寻找女性的话语,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此从女性社会地位被动的原因和该怎么办两个方面更加深入地分析《一间自己的房子》的深刻性和启发性。
-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研究
-
作者:
赵佳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类型变化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出现了许多的优秀影片。而这些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她们令人感慨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中国的电影文化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这时期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在男权文化当道的今天,我们可以看见的女性形象,无论是贤妻良母的传统女性,还是激情似火的新女性等等,往往都是按照男人的评判标准来刻画描写的。本文首先通过对新时期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分析,一方面看见了它的发展进步,但另一方也反映出了她的
-
女性话语的力量:《同命人审案》的女性主义文体学分析
-
作者:
张平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及物性选择
女性话语
交流风格
隐喻
-
描述:
苏珊·格拉斯佩尔的短篇小说《同命人审案》(AJuryofHerPeers)是研究女性话语的典范文本。本文研究聚焦于《同命人审案》中女性话语的力量,研究角度为女性主义文体学,从隐喻、对话交流风格和及物性选择三个方面阐述这个文本隐含的语言、性别和权力的关系。本文论证苏珊格拉斯佩尔通过隐喻的创造性书写,女性风格的对话交流,机智地运用及物性系统,揭示了女性话语的力量。她颠覆了男权话语对女性的束缚和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她指出女性话语的力量最终来自于女性反抗父权制社会的共同经历,这一共同经历使女性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
-
主流话语下潜在的女性话语:宗璞小说《红豆》《三生石》解读
-
作者:
孙仲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红豆
宗璞
主流话语
三生石
-
描述:
本文以女性文学视角关照宗璞的文本《红豆》和《三生石》,通过与“十七年”时期和“伤痕文学”时期主流话语的对比,展现文本中隐藏在主流话语之下的女性话语。这是本文解读宗璞小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本文还试图指出,宗璞女性话语的潜隐有着深刻的个人和社会原因,是宗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己知识分子女性身份认同的的结果。然而,正因为宗璞的女性话语是潜隐的,本文还企图通过对文本女性话语的梳理揭示宗璞女性意识存在的事实,这即是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全文共分以下五个部分: 导论:概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为主体论述提
-
性别文化建构视阈中的文学想象
-
作者:
王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建构
男权文化
女作家
小说创作
文学想象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魔术师
-
描述:
杨映川是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广西青年女作家,但从她的审美经验和叙事姿态来看,我们似乎很难把她完全归类到"70后"女作家的阵营中。与一般的"70后"女作家相比,杨映川的小说创作没有步"美女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后尘,无法认
-
女性·民族·历史救赎:台湾1970年代乡土文学语境下的女性文学"占位"
-
作者:
陆卓宁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小说
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乡土文学
民族认同
文学语境
女性叙事
民族主义
女性主义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乡土文学"成为台湾上世纪70年代文学场域的巨大话语,根本在于其所隐喻的意蕴已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个普通文学话语形态的意义,直指民族意识建构、民族国家认同、台湾社会现实关怀、中西文化对话以及被殖民历史的再审视等多重文化符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