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女性与和谐社会——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解读
-
作者:
袁西玲
来源: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角色认同
女性形象群
-
描述:
为了研究日本女性传统角色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认同变化过程,以日剧《冷暖人间》中女性形象群为研究文本,从女性争取自主性和话语权的视角思考参与社会工作、回归家庭对女性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意义。提出东方女性可通过行动提升其话语权来争取自主性发展,从而获取新的主体认同空间,彰显女性在构建和谐家庭和社会中独特的能动作用。
-
女性话语的文化生产:从文化学角度看当代美国杂志广告中女性形象之再现
-
作者:
丁少彦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控制
广告女性形象
女性话语
类型化再现
-
描述:
本文以霍尔的媒体再现作为文化生产过程的观点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检验出当代美国杂志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再现情形依然严重,女性被再现为年轻美丽性感的、为男性所欲望的白种女性身体。接着本文运用文化理论对广告所再现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从性别、性取向、种族等角度进行分析批评,最后,以胡克斯关于美国文化机构利用媒体进行权力控制的理论为基础,批评女性形象类型化再现是资本主义父权制的控制策略。
-
论传播学视野下的新世纪女性电影
-
作者:
张双昊
刘颖异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视野来探讨新世纪女性电影的把关人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视角;分析现实中的女性形象和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偏差;最后指出女性电影的传播效果,指出女性媒介话语权的缺失及提升女性电影女性话语权的措施。
-
战争叙事中民族/女性话语关系个案透视
-
作者:
温华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话语
女性话语
20世纪中国文学
战争叙事
-
描述:
在20世纪中国战争叙事当中,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间存在着总体合作又不乏矛盾的关系:在<生死场>、<我在霞村的时候>、<风萧萧>等文本中,一方面女性形象必须通过民族话语的提升才能获得主体性,另一方面民族话语又压抑了女性个体丰富的情感与个性要求.总体看来,两者关系是以民族话语为主导的,女性借民族而塑形,女性话语通过民族话语的面目展示自己.
-
论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创作
-
作者:
曾丽华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女性话语
20世纪90年代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两岸女性主义小说以独特的性别意识,刻意营造一个女性自由言说的阴性世界,试图构建女性历史谱系,张扬女性欲望和生命体验,大胆描述同性情欲,解构传统女性形象,以达到颠覆男权、构建女性话语的文化意义。
-
解析《觉醒》中蛇的意象
-
作者:
王芳
来源: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蛇的意象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觉醒》中蛇的意象与《创世纪》及费洛美典故的联系,揭示出小说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基督教传统中,蛇的意象与诱惑、原罪、堕落联系在一起,听信蛇的诱骗而偷吃禁果的夏娃也成了引诱亚当偷吃禁果进而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人。《觉醒》中对蛇的意象的运用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导致人类堕落的主题,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不仅如此,肖邦更使《创世纪》中蛇对夏娃的保证在埃德娜身上一一实现,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
妖女与镜:林白小说的女性主义及其困境
-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妖女与镜
林白
-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文坛上兴起的女性文学创作新潮流中,林白以她特有的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她以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然而她笔下一个个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描述却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意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妖女与镜"的艰难与困惑。
-
浅析《觉醒》对《创世纪》主题的颠覆
-
作者:
王芳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世纪》主题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
描述:
《创世纪》中,夏娃因偷吃禁果导致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而肖邦在《觉醒》中颠覆了《创世纪》中夏娃堕落的主题,以蛇的意象为线索,使主人公埃德娜在蛇的引领下走向觉醒,却没有像夏娃一般堕落,同时揭示了父权社会对女性话语的压迫。肖邦为埃德娜这一角色赋予神性,使她摆脱了夏娃的宿命,令这一追寻自由的女性形象得到升华。
-
五四文学的女性话语
-
作者:
秦弓
来源:
江汉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话语
艺术表现
五四文学
-
描述: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运动高涨,舆论阵地女权声音强劲,教育向女性全面开放,女性在社会舞台上展现英姿,在此背景下,女性文学如雨后春笋,生机勃勃。女性文学或浓墨重彩地描写女性的凄苦命运与勇敢抗争,或曲径通幽地表现女性的独特感受与感情涟漪,与此同时,也有的作品旨在解剖病态女性的阴暗面。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虽然仍有稚嫩青涩之处。但在形象化、个性化的艺术表现上大大超越了近代,意象丰盈,清新可喜,生动感人,足以在艺术宫殿登堂入室。
-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双重女性话语
-
作者:
刘珍兰
来源:
兰州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他们眼望上苍》
自我
女性话语
-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被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誉为南方天才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通过女性话语获得自我的过程。英美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文章试图解构珍妮的女性话语,认为它具有加强和削弱自我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