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解放】搜索到相关结果 270 条
-
英美文学中女性文学的地位研究
-
作者:
黎明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交流方面
女性作者
性文学
女性视角
女权运动
写作内容
促进作用
女性解放
英美文学
-
描述:
人类文明和文学的发展造就了英美文学,英美文学由文明演变而成,是人们精神文明和知识产业文化、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发展快速的今天,英美文学以其独特的特性吸引各国人们为之迷恋。针对女性的文学写作方式形成较晚且发展缓慢,然而,由于女性文学的创作风格和文章写法独到,写作内容更为细腻,女性文学逐渐在英美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推动英美文学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女性文学
-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
-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下文学
女性生命
性文学
精神困境
职场小说
黄佩
存在主义哲学
救赎之路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
描述:
主持人语: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来看,人生来就会陷入各式各样的困境: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自由与法则的冲突,个体与群体的碰撞,人类对理性、和谐的追求与自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断裂”……而作为女性,更有一些伴随性别因素而来的个体困扰,比如身体的弱势、社会的歧视、文化与道德的束缚、男性的干涉骚扰与权力控制,以及因以上诸种原因导致的生存空间的逼仄,等等。如何面对并克服、超越这些人生的困境,对每一个现代女性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三篇文章关注的正是当下文学写作中涉及的女性困境问题。知识女性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当程
-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意义思考
-
作者:
刘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个体
《简·爱》
女权运动
夏洛蒂·勃朗特
女权主义思想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奥斯汀
女性解放
女权思想
-
描述:
一、引言女权运动在19世纪迎来了第一次高潮,在那个时期,女性文学是女权运动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19世纪的英国是女性文学创作的集中地,该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影响极深,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在当时独特的女性解放思想,与那个男权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在19世纪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现象,就连思想家马克思对19世纪的这些女性作家也是大为赞赏。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是英国文学的一个新开端,将传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
作者:
陈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立场
池莉
傅书华
张洁
女性写作
女性解放
中国男性
徐坤
徐小斌
-
描述:
与20世纪80年代的温婉含蓄相比,90年代社会生活风雨突起,社会心理复杂多变,女性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一批女作家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女性本身、投向女性解放,力图以独特的认知重新发现和找回本真的女性。本文通过对女作家及其代表
-
韩国女性文学的身份认同与女权主义创作
-
作者:
金晶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谱系学
文化批评
封建家长制
米歇尔·福柯
女权主义
朴婉绪
女性问题
女性解放
实践哲学
-
描述:
一、女性身份认同的本质与确立过程身份认同在社会的发展演变中形成,是经历妥协和调节的嬗变的过程。身份认同是与社会相关、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形成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身份认同(identity)与自我(self)的意义类似,是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米歇尔·福柯运用自我的谱系学从政治和个人伦理的层面意图确立与生活态度相关的"实践哲学"。福柯的自我谱系学以认为身份认同是不固定的,它可以破碎为多样的主体地位为依据,
-
女性文学的历史补接与发展启示——《夜如年》意义解读
-
作者:
刘家思
蒋意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启示
女性生活
封建男权
男权话语
客家女性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解放
悲剧命运
女性文学
-
描述:
温燕霞的长篇小说《夜如年》以她的故乡———江西赣南客家人的生活为取材视域 ,以客家人的围屋为审美视点 ,站在女权的立场 ,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处入手 ,对旧社会客家妇女的屈辱生活作了深切的描写 ,典型地反映了封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 ,自觉不自觉地显示了作为女性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女性历史的文学补接众所周知 ,整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描述男权立场和男性话语的历史 ,女性在这一历史文本中作为“盲点”而失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男权对女性所实施的一种非人的摧残与压迫。在这里 ,女性一切都是为
-
没有航向的女性“诺亚方舟”:从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鸟托邦”现象看女性解放
-
作者:
陆璐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诺亚方舟”
鸟托邦
两性关系
父权社会
妇女解放运动
人类自我意识
当代
组成部分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方舟并骛,俯仰极乐”该是人类对理想的两性关系的经典阐释。然而,理想虽美好,现实却是残酷的。现实中的两性关系从来都是以男性为中心,女性的传统生存价值和理想生存范式一直被父权社会界定为“家庭里的天使”、“男性的奉献者”。某种意义上,女性历史就是一部陷入家庭的历史。而人类自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作为社会解放运动组成部分之一的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女性意识在走过慢慢长夜之后开始“浮出历史地表”。正如人类自我意识首先是把人从自然的统一中分离出来一样,[第一段]
-
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多元文化立场
-
作者:
张艳梅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化立场
新世纪
生命意识
王安忆
女性写作
后现代主义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迟子建
-
描述:
女性写作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能否嵌入历史,并不单纯是文字使然。在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仍旧在不断加深,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建构不过是研究领域的一厢情愿,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文化压力,迫使女性不断调整自己的书写方
-
“五四”女性文学中情爱主题的考察
-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理想
冯沅君
石评梅
女性命运
凌叔华
一个女性
女性解放
庐隐
知识女性
陈衡哲
-
描述:
在“五四”女作家的笔下,情爱主题占有重要的地位,论者一般都将其看作是时代解放的一个象征,一个充分证明个人意识觉醒的刻度,一个女性自我标记的符号。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情爱主题的意义更多地停留在语言层面,如若考之以广阔的时代之流,无论是上溯至晚清的女性命运,或是见之于当下的女性命运的理性思考,“五四”女性的启蒙声音无疑都显得过于空幻。
-
女性文学宏观研究的理论思考
-
作者:
任一鸣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宏观研究
中国女性文学
“五四”女性文学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宏观研究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