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中国女性油画的情感表现
作者: 李雷莉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当今中国   当代中国   色彩   情感表现   情感表达   绘画   油画创作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描述: 在当代中国女性绘画中,女性油画似乎在整体上更符合也更能突显女性绘画概念中包含的诸个特征,它具有较强的创作性和探索性,扮演着当代中国女性绘画的领军角色。90年代以来,络绎出现女性油画家的优秀作品,不仅给女性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当今中国画坛增添一道颇有生气的新景观。阎平、申玲、夏俊娜正是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人物。她们在油画创作中多以女性的视觉来描绘女性生活及展现女性精神情感,非常善于将女性的细腻感觉、激越的情绪转换成富有生命的语言符号。本文将以这三位优秀女画家的油画作品为例,分析她们油画中情感表现的诸个方
从温柔的再现到倔强的反叛:浅析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的后现代转向
作者: 刘巍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现代女性主义   摄影作品   再现   后现代转向   大众传媒   创作   女性形象   电影导演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辛迪·舍曼的艺术极具独创性,她用电影语言诠释着摄影艺术。这位将摄影家、演员、电影导演、设计师、化妆师、舞台设计及灯光专家等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艺术家,她最初的成名作以自己作为主要拍摄对象,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索各种表现的转换。从《无题电影剧照》到《历史的肖像》再到她自己拍摄电影所衍生的新作
女性摄影和摄影中的女性
作者: 祝雪霏   MoMA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非洲裔美国人   现代主义   展厅   作品   摄影家   女性形象   女性肖像   彩色照片   摄影师  
描述: 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用名为女性摄影作品:一段现代摄影史的展览回顾了现代主义之初至今,摄影这一媒介的历史。整个三层Edward Steichen摄影馆布满了120位女摄影家的两百多件作品,这次展览由策展人Roxana Marcoci、Sarah Meister以及MoMA摄影部联合策展人Eva Respini共同组织策划。在摄影的发展历程中,它既是艺术形式也是一种交流记录的方式,女性通过对各种媒介的尝试探索,为摄影170年的历史贡献良多。女摄影师的自拍或对自身之外的女性的表现是永恒的创作主旨,见诸作品
主持人语:体验生存和修养气质
作者: 寒碧   来源: 诗书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画论   由内及外   共感   潘公凯   画品   维也纳分离派   女性问题   思想底蕴   女性主义  
描述: 我不大情愿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看待和谈论卫红。尽管她本就是位女性艺术家,且苦抛心力于女性形象的传写、内心世界的开掘。我当然承认并赞同:作为特立独致的艺术女性,卫红对存在境遇的体验与思索,定比她的男性同行们更为敏锐和深切。加以共生共感的性别心态、同心同理的命运自觉,包括充实的胸情学养,富饶的思想底蕴,其作品自能尽微至广、由内及外——通过自身境遇的呈现,映照女性全体的状况。如此说来,则女性问题不遐愈迩,无
中国女性百年自画像
作者: 董慧萍   来源: 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表达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   自画像   女性自我   美术创作   自我形象   女性形象   美术馆   中国女性  
描述: 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联合主办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在北京展出。该展以"自我画像"为核心,对20世纪中国女性美术加以梳理展示。所谓"自我画像",狭义指画家以自我为摹写对象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
作者: 高毅清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情感体验   女性艺术家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自述性   创作观念   绘画   女性形象   审美理想  
描述: 女性绘画的自述性特征高毅清女性绘画在我国的美术发展中具有艺术语言不断成熟,艺术思维走向深化,艺术观念丰富多元的创作特征。任何地区的美术创作,女性画家都是一支由弱到强、不可忽视且富有特色的艺术表现力量。她们以女性特有的柔韧和对世界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的细...
彭锋 墙外开花,墙内纷争?
作者: 郝科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经济合作   女性艺术家   798艺术区   展览方式   当代艺术   视觉表现   开花   社会视角  
描述: 2012年2月18日女性艺术家王淑平的“当代艺术巡回展.北京站”在北京798艺术区悦·美术馆开幕。在本次展览中艺术家以“G20峰会”这一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模式作为药引,希望用油画,影像和行为表演相结合的展览方式.来表达一种女性化的社会视角。但对于单一女性形象的反复强调和庸常的视觉表现形式.
对女性图像的解读与比较: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与琳达·诺克林的《女性、艺术与权力》
作者: 马晓琳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不平等   权力   观察者   女性意象   苏珊娜   社会学   图像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1972)是文化研究中一部突破性的著作,该书是基于BBC的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的,伯格在书中运用社会学的方法,讨论了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与政冶、女性、资本、财富等内容。他的观点在西方影响强烈,其中观看主体与观看对象的性别关系,是伯格对美术经典的一个革命性阐释。另一本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女性、艺术与权力》是女性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自1971年来的20年的论文集,本书是性别与艺术研究的开路先锋,通过对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视
自我画像:解读20世纪中国女性艺术的一个角度: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
作者: 朱青生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综合材料   新中国   自我   自画像   美术创作   女性形象   四个阶段   专题   中国女性  
描述: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主办,朱青生、王璜生任总策划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专题展"于2010年12月17日至2011年2月20日在中央学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女性主义在世界美术史研究中的实践:以央美毕业论文为例
作者: 李建群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西方艺术史   女性角色   美术史研究   毕业论文   超现实主义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个案研究   女性主义艺术  
描述: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和视角,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世界美术研究中的运用仍然处在摸索阶段:作为性别研究的许多尝试在世界美术史个案研究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前行。如何把一种来自西方的思潮和观点融入我们的专业研究中,并将之与我们中国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性别艺术研究,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