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自我】搜索到相关结果 69 条
-
试论凯特·肖邦部分作品中的女性消费行为
-
作者:
胡懿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行为
父权
女性自我
消费主义
凯特·肖邦
-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因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女性人物塑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肖邦对于她生活过的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克里奥尔人和阿卡迪亚人生活的了解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肖邦的故事大多以路易斯安那为背景,以描写当地居民的故事为主。肖邦对故事情节的细腻描写和对当地风俗民情的渲染,使她被列为出色的乡土作家行列。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凯特·肖邦一直关注和思考女性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地位。虽然她曾说自己不爱被简单地列为女性主义作家,但她的作品因全面深入地揭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婚姻,自我
-
徐媛诗歌研究
-
作者:
周云汇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徐媛
《络纬吟》
吴中
晚明
女性自我
-
描述:
徐媛(1560-1619),字小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万历年间闺秀女诗人,太仆徐泰时女,副使范允临妻。著有《络纬吟》十二卷,《明史·艺文志》著录。诗歌与寒山陆卿子唱和,并称“吴门二大家”。 本文试图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徐媛别集《络纬吟》中诗歌作品的细读,联系晚明社会、文化史相关内容和吴中地域文学传统的承继演变,探讨以徐媛为代表的明清江南闺秀才女文学作品中与以往女性创作不同的特色和体现出的矛盾性,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透过女性创作与交游的表面探讨女性文学传统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晚明开放风气
-
从女性的角度看《作女》
-
作者:
盛英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作女》
珠宝饰物
妇女运动
女性自我
克里斯蒂娃
男性中心文化
卓尔
女性主义
女权理论
不择手段地
-
描述:
从女性的角度看《作女》
-
女性文学:关注自我关注社会
-
作者:
采薇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自我关注
猛烈的暴风雨
“都市化”
社会历史
七十年代后
女性自我
《无字》
长篇小说
女性生存
关注社会
-
描述:
女性文学:关注自我关注社会
-
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高洋
窦克林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电影
大众媒介
传统故事
叙事结构
女性自我
社会主体
女性形象
花木兰
男权主义
-
描述:
电影<花木兰>以中国传统故事中的花木兰为原型,讲述了一个传奇女子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保卫国家的故事.这部电影以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为整部电影的重心,将其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体,并对其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状况做了深层次、多样化的呈现.
-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周铭文
王艳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性意识
自杀
日记
社会秩序
丁玲
早期小说
女性自我
意识觉醒
女性形象
-
描述:
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引人注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娼妓、天使、英雄、圣哲、独行侠、弱者、淑女特点集于一身,卑贱与高贵集于一身"。她早期的小说,如《梦珂》、《阿毛姑娘》、《在暑假中》、《自杀日记》、《莎菲女士的
-
男性作家的写作策略——论介南德尔·古马尔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魏丽明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人生哲学
批判态度
女性视角
小说创作
女性自我
宗教观念
女性形象
潜意识
拯救
-
描述:
本文宏观梳理介南德尔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群体特征,对他的代表作<十束光>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认为介南德尔的小说创作采用男女两性的双重视角,但以女性视角为主,暗含作者的男性潜意识欲望和对女性理想的向往,既突出女性自我寻求拯救的心灵体验,又不失男性作家对女性的审视、批判态度.介南德尔的小说创作是一种改良社会的策略,他通过小说创作表现自己的人生哲学、社会思想、宗教观念、乃至伦理见解,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作促进印度社会的进步,以求印度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完善.
-
在苦难中升腾
-
作者:
沈红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体感觉
葡萄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扶桑
女性自我
女性形象
严歌苓
女性主体性
男性
-
描述:
苦难是文学表现的主题之一,就女性与苦难的关系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苦难的牺牲品,如杜十娘等,另一类则有幸被拯救得以脱离苦海,如白毛女。虽然结局大不相同,但是这两类女性形象自身,都既没有自我肯定的勇气,更没有自我选择和行动的力量,她们是被命运(或者说是男性)玩弄和摆布的木偶,是作家图解其社会理想和文学意图的空洞能指。从性别视点来看,这两类作品都由于缺乏女性观点,使女性的生命状态没有得到出自女性自我的真实表达。那么,在父权制文化的语境下,女性如何表述自身性别与苦难的关系,如何突破传统的限制,真实地表现
-
看与被看:从女性自我画像看中国的女性艺术
-
作者:
邵亦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女性主义研究
西方艺术史
男女平等
中央美术学院
新时代
自画像
女性自我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2010年12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以时代为轨迹展出了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艺术的概况,本文姑且以同样的线索,从观看者的角度,粗略地看一看这些图像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
论杨刚小说对女性生存和精神状态的探索
-
作者:
宋俊娟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状态
生活体验
生存状态
女性自我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中国现代
小说
杨刚
男权制
-
描述:
中国现代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以特有的女性笔触写下了个人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体验,杨刚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杨刚"始终是把‘宏大’作为一种精神视域和心灵容量去追求" [1] ,女性的痛苦在她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