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自然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作者: 陈琳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艾米莉·狄金森   女性自我   自然  
描述: 中,有500多首是自然诗。这几乎占据了诗歌总量的1/3。本论文主要分析狄金森自然诗中体现的女性意识。本文运用两个理论来分析狄金森自然诗中的女性意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两性同体”理论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蕭麗紅小說中女性主體反思之研究
作者: 江玉珮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體   蕭麗紅   女性人際互動   女性自我  
描述: 八0年代開始,女性作家的作品漸漸獨佔整個文壇,作品數量雖然不少,但受傳統文學觀的影響,所給予的評論並不高,甚至對作品內容的批評也有所偏頗。為了重新審視女作家們的作品,並賦予她們一個客觀的文學地位,筆者從這群女作家中選定頗具代表性的蕭麗紅作為研究對象,並結合目前在學界廣泛研究的女性議題,以探討在蕭麗紅小說中對女性主體的反思。茲將本研究各章內容簡述如下:第一章緒論,論述本研究的動機及目的,兼以說明作家創作心理、新女性心理觀及後殖民觀點三個理論基礎,並界定本研究的範圍和限制。第二章蕭麗紅創作心理,本章以家庭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作者: 崔童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狄金森   男性他者   女性意识   女性自我  
描述: 十九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独特、超前的诗人。作为与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狄金森的诗歌深得人们的喜爱。她在诗歌创作的主题,意象和语言技巧上,走出了一条与她以前男性诗人不同的道路,本文从分析她具有女性特质的诗歌着手,论证狄金森的诗歌是美国诗歌女性意识真正觉醒的标志,开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期。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两性同体”理论,来分析艾米莉?狄金森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从女性主义视角揭示男/女二元对立及不和谐两性关系的抗争。在获得女性自我之后,狄金森完成了角色转化,从传统
男权社会中的亚马逊女战士
作者: 宋彦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男权   女性自我   女权  
描述: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男权社会中的亚马逊女战士——浅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
作者: 宋彦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独立   男权   女性自我   女权  
描述: 该文运用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对男权社会的斗争和反抗。该文旨在论证在《啊!拓荒者》中,男权开始没落,而女权开始崛起,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是为女权崛起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的亚马逊女战士。《啊!拓荒者》是一部具有鲜明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作者: 何成风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家园》   创伤   格罗瑞   女性自我  
描述: 身为美国当代知名女作家之一,玛丽莲·罗宾逊的作品多探讨家园主题。本文着眼于她以圣经当中“浪子回头”的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家园》。小说的女主人公格罗瑞在经历了婚姻的创伤之后,回家赡养老父,主持家事。格罗瑞渴望自由,敢于挑战传统婚姻,拥有新型女性自我意识。婚姻失败后,她又回归家园,试图重建家园,并探寻她的精神归属,以实现自我救赎。本文通过对格罗瑞创伤印记、精神家园和女性自我探寻的分析,进一步探析格罗瑞的女性人物身份建构。
转型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我
作者: 盛英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化和多元化   转型期     男权中心   女性自我  
描述: 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化的转型期内,女性文学中女性自我话语系统得以建立、发展和演变:一是愈来愈多转型期女作家在表现女性自我时,都倾向于对女性力比多本能结构的探究,致使女性自我意识与女性身体行为日益趋于同构。二是针对男权中心主义,转型期女作家们采取了多种的叙述形态,自觉地参与了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三是转型期女作家一方面大胆地拆解传统的母亲神话与恋母情结;另一方面,却真诚地颂扬母性和母爱,竭诚使女性自我由母性之根出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四是女作家着意于对女性自我存在的探究,导致了女性自我的个性化
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女性自我身份的解构与重构
作者: 徐明莺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艾丽丝·默多克     重构   女性自我  
描述: 艾丽丝·默多克是二战后英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女性小说家和哲学家。有别于同时代的女性主义者,她在文学创作上偏爱男性的叙事视角,刻意回避自己作为女性作家的创作身份,崇尚低调女权运动,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和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具有写实性与客观性。二战后,随着传统的理性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摧毁,作为男女二元对立系统中的弱势群体,女性面临着如何在新的语境下重塑女性自我身份的困境,这也是默多克在她的作品中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默多克的哲学观点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通过基于她主要作品的文本分析,对作品中女性人物的自我身份的解构和重构
丁玲笔下的“莎菲”型形象的文化内涵及意义
作者: 夏秋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莎菲   丁玲   女性自我   主体意识   反文化  
描述: 丁玲是最早意识到女性命运、树立自觉的性别眼光的作家。1928年,《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震动了整个文艺界。这部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品一直以来都得到了评论界较多的关注。本文从丁玲笔下“莎菲”这个具有典型“女性自我”意识的形象的分析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为参照,挖掘在基于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体验上所产生的艺术意蕴以及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冲撞和夹击下,“莎菲”型形象的特殊文化内涵,并在同传统的评判主体进行比较后进一步对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结构做了有力的阐释。论文重点在于从“女性主义”出发剖析这些形象背
束缚与自由:《慈悲》中的女性幸存
作者: 周权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体幸存   精神幸存   《慈悲》   女性自我   莫里森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因其题材的独特和写作手法的创新让西方评论家们交口称赞,在中国也颇受关注。小说《慈悲》(2008)一方面延续了莫里森对非裔民族一以贯之的关注,同时也标志着这位诺奖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又一重大突破:首次将对白人女性与美国土著女性生活的同等关注纳入创作。《慈悲》一经发表,就受到国内外文学评论家与文学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三年间虽涌现了大量的书评,但对其进行的系统研究却寥若晨星。这些评论或研究都集中探讨作家对蓄奴制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重构美国历史上所做的努力,但莫里森始终关注的“女性幸存”这一母题却遭到冷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