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阿尔莫多瓦的女性镜像与后女性主义
作者: 李简瑷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母亲形象   女性导演   欲望   后女性主义   同性恋   西班牙   传统电影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一、边缘或拒绝——阿尔莫多瓦电影中女性的真实存在西班牙这个激情国度涌现了诸多卓越的国际级的电影大师。继布努艾尔、绍拉之后,阿尔莫多瓦成为西班牙电影的“国宝级人物”。他被喻为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1975年死去以后西班牙最伟大的导演,一个拥抱个人自由的象征。他也常被称作淋漓尽致描绘女性的电影大师,因为在他的电影世界里充满了女性的表象与话语。他塑造的一个个女性形象从不同侧面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个人的情感和欲望等诸多方面所面临
许鞍华与徐静蕾电影中女性意识表达的异同
作者: 谭舒怡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来信   女性导演   异同   女主人公   女性意识   艺术风格   表达   创作心理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和徐静蕾同为国内著名女性导演,本文以《女人四十》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部电影为例,主要从艺术风格、创作心理两个方面比较了两位导演电影中女性意识表达的异同。
论香港导演关锦鹏电影独特的女性视角
作者: 陈国华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视角   导演   女性意识   女性题材   女性话题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红玫瑰   长恨歌  
描述: 香港电影一向充满大男子主义,女性总是作为配角出现,真正的女性电影寥寥可数,而其中被公认为最虔诚、用力最深、成绩也最显著的,便是关锦鹏。关锦鹏执导的电影是选取女性题材、
“女为悦己者容”:关于男性电影的女性批评
作者: 屈雅君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批评   中国电影   女主人公   张艺谋   女性意识   艺术家   女性形象   男性中心   女性主义  
描述: “女为悦己者容”──关于男性电影的女性批评屈雅君一女性电影与电影中的女性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甚至在许多时候,女性电影与男性视域中的女性形象是相冲突的。我以为,男性电影艺术大师们无论塑造出多么动人的银幕女性,他们的作品都不足以称之为女性电影。女性电影,...
解析情节剧中男权主导话语的重建:以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为例
作者: 林鹭萍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情节剧   青年男子   韩国电影   野蛮女友   话语建构   索海   男性气质   主导话语   男主角  
描述: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曾经在2001年风靡全亚洲,开启了银幕"野蛮女性"的浪潮。影片讲述了青年男子牵牛偶然结识了一位外表美丽、性格野蛮的女孩,在牵牛不断被女孩欺负的过程中,两人间渐渐产生了情愫。最终,经历种种挫折与挣扎之后,牵牛和女孩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对于本片的普遍评价是,它颠覆了传统的女性形象,并发出了对男权挑战的声音。尽管从表面情节上看影片似乎如此,然而从深层次看,该片没有打破传统的女性电影、情节剧的叙事模式,也
从第三代到第六代:女性、女权的镜语嬗变
作者: 李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新时期   女性意识   经典   新中国电影   女权主义批评   第四代导演   影片   女性形象   电影批评  
描述: 当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女权主义潮流从具体的政治运动转向整体的文化批判时,女权主义批评也就由此应运而生。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权主义批评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譬如,好莱坞的经典电影通过特有的手段,使女性的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因此,女权电影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构这类深藏反女性本质的电影。女权主义电影批评
“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 王艳云   来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导演   女性身份   影像学   女性创作   纪录片   跨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学术研讨会   台湾电影  
描述: 近十几年来,台湾女性影像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纪录片方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创作者和作品,在台湾本土、韩国、日本甚至是欧美都获得了较高的荣誉。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女性影像与大陆的联系还比较零散,相关的研究还处于生长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台湾电影、对
女性主义·女性电影
作者: 峻冰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女性生活   意识形态   理论思潮   妇女解放运动   发达工业社会   女性形象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   男性  
描述: 一、女性主义导源于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的初始重点是为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司法权利和政治地位。上世纪年代以降,随着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兴起,女性主义理论思潮则将整个社会的男权意识形态纳入自己的批判视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语言、意识形态结构采取解构式的批判和消解。
女性导演电影之我见
作者: 文岩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李少红   女性导演   女性意识   中国化   黄蜀芹   影片   电影导演   女性形象   视角  
描述: 中国不乏女性电影导演,但中国鲜有女性电影意识。女性导演的电影与女性电影当然是两个概念,为论说的简便,我把它们合在一起说。
一次伤感的缅怀之外——《长恨歌》中的怀旧情调和女性自我
作者: 陈静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情调   上海   电影作品   女性自我   影片   王琦瑶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长恨歌  
描述: 电影《长恨歌》的英文名是“Everlasting Regret”, 意为永久的、持续的遗憾。关锦鹏的新作《长恨歌》是又一部定位鲜明的“老上海”怀旧电影作品。九十年代以来,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了一股电影创作热潮, “繁华旧梦,乱世恩怨”一时间成为华语影坛关注的焦点。时光的无情流逝引发了所谓的怀旧。所谓的“老上
< 1 2 3 ... 8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