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第四代导演】搜索到相关结果 4 条
-
女性形象分析视角下中国第四代导演文化困境研究
-
作者:
杨顶鹏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第四代导演
文化困境
女性形象
-
描述:
自上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女性主义理论为电影批评、电影创作提供了一种性别视角,但由于西方的女权理论植根于欧洲,第三世界中的女性主体本身受“本土夫权制与帝国主义的双重殖民压制”且与本土的民族启蒙运动相联系,对于电影中的女性研究往往以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作为参系,将研究的重心置于女性的性别差异、女性欲望等要素来解构“菲勒斯逻各斯”(男权主义)。而中国电影理论则将第四代男性导演的文本一律笼统地视作男权主义作品去研究,忽略了以女性形象为参照去解读男性文本中构建的女性道德、文化意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第四代导
-
第四代“文革”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梁晓丹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第四代导演
主体位置
“文革”故事
女性
-
描述:
第四代发轫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9年开始独立拍片,它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导演群落,主要包括丁荫楠、吴贻弓、谢飞、吴天明、黄健中、张暖忻、黄蜀芹、郑洞天、杨延晋、滕文骥、颜学恕等导演艺术家,代际的追认与命名令他们以整体的方式停留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与此同时,第四代群体中个人的“电影作者”身份也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舆论的回应和认可。由发轫、全盛至80年代中后期的解体,第四代电影的主题涵盖了控诉“文革”至“文化反思”,赞扬人性至“文明与愚昧”“精神与物质”“爱情与理想”的论争,展现出巨大的“社会容量”。第四代的
-
戴锦华眼中的第五代导演
-
作者:
岳秀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基本立场
子一代
欲望
张艺谋
历史
第四代导演
女性形象
电影批评
女性主义
-
描述:
戴锦华是一位对电影研究颇有建树的学者,女性主义是她电影批评的基本立场和研究方法之一;她认为电影将性别角色与男性的欲望结构深刻地内在于影片的叙事机制之中。
-
从第三代到第六代:女性、女权的镜语嬗变
-
作者:
李岗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新时期
女性意识
经典
新中国电影
女权主义批评
第四代导演
影片
女性形象
电影批评
-
描述:
当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女权主义潮流从具体的政治运动转向整体的文化批判时,女权主义批评也就由此应运而生。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是女权主义批评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譬如,好莱坞的经典电影通过特有的手段,使女性的形象成为色情的消费对象。因此,女权电影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构这类深藏反女性本质的电影。女权主义电影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