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寂静的芬芳与自赏:新时期宁夏女作家文学评论论析
作者: 王佐红   来源: 朔方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宁夏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解放运动   文学评论   女性命运   女性文学  
描述: 宁夏女性文学发生、发展情况中国的新文学是伴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酝酿、发端、发展一路兴起并繁盛起来的。女性解放运动在中国的推动,使得中国妇女的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妇女地位提高,在这样的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女性文学的自觉、发生和发展就具有了条件,也成为了必然。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女性文学的思想魅力、语言才华、情感品质,为中国新文学发展贡献出了非常重要的力量。冰心、庐隐、凌淑华、萧红、张爱
濡泪滴血的笔锋:论石评梅的女性病痛身体书写
作者: 林幸谦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时代新女性   身体叙事   身体书写   石评梅   女性文本   疾病   女性叙事   五四时期   女性文学  
描述: 本文重读了长久被忽视的五四女性作家石评梅及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书写课题,探讨她的女性叙事特质及其时代意义。她的女性身体书写是一种充满泪血流淌的病体书写,足以形构为一种言说、一种语言特色,一种叙事模式;也是五四女性文学中一种富有凝视女性、凝视身体、凝视伤痛和弃绝的一种文学经营。石评梅的文本,乃是那个时代中一个女性作家的提问、议题、事件、事实、呐喊等形式的综合体现,为五四现代女性文学留下宝贵的文学遗产。
“女性书写”的主体(性)悖论
作者: 刘岩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身份   他者   父权文化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解放运动   女性创作   女性书写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本文回顾"女性书写"的概念沿革以及该术语在英语和汉语中的不同译法对原有范畴所做的挪用。研究表明,对女性主体和主体性的凸显,虽然为女性创作进行了话语模式和言说方式的理论化构建,促进了女性运用语言表达女性经验、女性欲望和女性诉求,但是,女性在父权文化所处的他者地位同有能力言说或书写的主体身份之间构成冲突,后现代语境中处于不断建构过程的主体身份,又由于其内部的阶级、种族、民族、地域的差异变得更为复杂而多元,加剧了女性书写的异质性内涵。
1930年代女性诗人创作及其文学史命运
作者: 余蔷薇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诗人   年代   女性意识   女诗人   诗歌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个人化   新月派   女性文学   出版业  
描述: 上世纪3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的高涨和此后迅速地被遗忘,是一种尚未被关注的独特的文学史现象。本文介绍并阐述了30年代女性诗人的创作状况,并进一步考察了其繁荣与被遗忘的原因。30年代女诗人包括三类:一是占绝大多数的"无名"女诗人,她们的诗作呈现出日常化与个人化的特点;二是左翼女诗人,除了抒写革命,她们还有不少表现女性意识的创作;三是活跃于新月派、现代派等著名文学流派的女诗人,她们更倾心于在自我的诗园里表现女性纤细的内心。30年代高速的城市化、出版业的发达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女性诗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她们受
浅析《黄色糊墙纸》中女性的压抑与拯救
作者: 张文洁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色糊墙纸》   妇女文学   “经典”   吉尔曼   女权主义者   十九世纪   女性文学   二十世纪  
描述: 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菇利·查普受·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而她的作品中有主要影响的是《黄色糊场纸》,“在她所写的小说中,唯有这篇最有份量,直截了当,既富于想象,又充满真实”,该作品已成为妇女文学中一个小小的“经典”,一直以来被视为美国早期女性文学的一部力作。
慢下来,阅读吧
作者: 刘铁群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文学批评   沈从文   阅读   批评家   文字   女性文学   触角   优秀文学作品   小说  
描述: 福柯曾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或者一种思想带来生命。"批评家的重要职责就是给作品带来生命。那么,作品的生命在哪里?它就在作品中,在一行行具体可感的文字中。优秀的批评家应该具有一双无形的柔软灵敏的触角,这双触角能够带着对文学的热爱在作品的文脉和肌质中触摸、游走,去寻觅作
论张洁小说的叙事特征
作者: 张文民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意识   叙事特征   叙述视角   经验叙事   人物形象   女性文学   创作境界  
描述: 以往论者大多从女性文学的视角研究张洁小说,其“女性意识”被不厌其烦地论说。本文避开这种研究定势,努力从人物形象、叙述视角、经验叙事等方面探讨张洁小说的叙事特征,进而总结其在创作境界方面的某些缺憾。 一.二元对立的人物形象 张洁长篇小说《无字》中有两个场面撼人心魄,其一是墨荷的死及死后被焚尸,其二是顾秋水暴打叶莲子。
女性文学的三种风格流派──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论题之一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风格流派   研究论题   女作家   文学流派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诗歌   现当代   淑女  
描述: 现代女性文学从开拓之日起,就为新文学流派锋起的繁荣局面作出过重要贡献。女作家们或者直接加入某个社团、流派,或者独辟溪径,以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成为“准流派”:而且随着女性文学日趋成熟,女作家的艺术探索精神和流派意识也随之自觉与强化,在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的兴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治意识与三十年代女性文学的价值取向
作者: 林荣秋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女性作家   五四女作家   大革命失败   个人主义   社会革命   丁玲   三十年代   工农大众   女性文学  
描述: “如果说五四女作家的激情,常常系于婚恋与家庭的话,那么到了三十年代,就转向社会与政治了。活跃于三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几乎都满怀热情地描写了革命的女性或女性的革命。”“丁玲很快告别了幻灭的‘莎菲时代’,……完成了‘从离社会,向“向社会”,从个人主义的虚无,向工农大众的革命的路’的嬗变”;冯铿“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考验,转而用刚接触到的崭新
苦难的升华——评于青“女性文学评论集”
作者: 李子云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论者   张爱玲   八十年代   女性主义者   女权主义   文学评论   评论文   女性文学   现代女作家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于青是近几年开始以女性主义的观点来进行文学评论的年青评论者之一。我虽未读遍她的全部文章,但凡于报章上见到的则必读。她的文章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她不像某些评论者那样,从女权主义的某些概念出发,而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评论。同时,她用笔持平,不取过激态度,这些,都为我所欣赏。其实,我并没有资格为一本女性主义的文学评论集写序——于青本人不以女性主义者自诩,我也认为女性主义一词也许对她更为贴切。我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这些理论,只不过由于自己身为妇女,有时又写一些有关
< 1 2 3 ... 214 215 216 ... 282 283 284
Rss订阅